来源:参考消息
英媒称,随着中国推动减少使用煤炭,天然气卡车运送服务业者如雨后春笋般成长,此一现象带动国内天然气现货市场呈现特有的欣欣向荣。
路透社11月9日以《中国环境治理带动LNG需求爆棚》为题报道称,旅馆、医院和工厂今年都淘汰燃煤锅炉,改用天然气锅炉,这创造出数以千计需求殷切的独立天然气用户。但由于管线铺设不足及储气槽短缺,国内用户纷纷向华普燃气等贸易商争取进口或国产天然气的供应。
报道称,担任民营企业唐山华普燃气有限公司的采购销售经理李瑞鹏主要向所在地唐山方圆公里的客户输送液态天然气(LNG)。他表示,“9月起订单暴增,有些要求第二天就交货,”工厂和旅馆业者都要求赶快供应天然气。
据报道,他现在每天派出近40辆槽车,是六个月前的两倍,每辆可装载20公吨LNG。这项业务吸引客户的主要是交货迅速,以及定价相对便宜。
报道称,为了治理污染,中国要求北方近30个城市冬季采用天然气供暖,李瑞鹏和他的同行在今年冬天中国的燃料供应中料将发挥重要作用。新增需求已让现货天然气价格在过去一个月劲升。
报道称,“由于管网不足,也缺乏存储设施……这使得槽车运输LNG成为中国的一项独特的业务。”咨询机构思亚能源执行总监陈竹表示,年中国天然气总消费量约亿立方米,槽车运送量可能占了1/10,相较之下,年的比例只有5.6%。
报道称,中国首辆天然气槽车于年上路,新疆广汇能源等公司运营的槽车要长途跋涉一周多,从偏远的西北部气田运输到0公里以外的南方工厂。
报道称,中国步调快速的现货LNG交易大多以中国特有的方式进行,华普燃气的李瑞鹏就是通过手机查询价格再下单。李瑞鹏是运送进口天然气的专家,他的公司与中海油在天津LNG接收站签订年度合约,确保取得天然气,另外也从曹妃甸取得现货船货,以配载13米长槽体的半挂车,储存LNG低温液体,供应给客户。
报道称,在忧心冬季需求之际,现货LNG价格大涨,这已吸引远从挪威及美国等地运来的船货。近期路透社记者参访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位于唐山曹妃甸的天然气进口码头,在来自澳洲的一艘天然气货轮靠港之前,一个巨大的停车场上排着长长的槽车队伍。
报道认为,从中国最大燃气分销商新奥能源到华普燃气这种相对小型的供应商,今年都大举投资扩充运输车队,每辆运输车造价将近万元人民币。根据经营该码头的中石油京唐液化天然气公司提供的数据,曹妃甸槽车装运LNG销售至10月中旬止暴增至4.80亿立方米,是全年的六倍。
“我们必须将加气站的人力增加一倍,并以轮班的方式充灌槽车,”中石油京唐液化天然气公司办公室主任顾雯雯表示。
据报道,李瑞鹏的公司计划将车队扩大一倍,他称业务只会越来越繁忙。他称,“我讲电话已经讲到连我五岁女儿都知道LNG行情。”
年10月17日,中国唐山,车辆排队等待运送天然气。(路透社)
英媒:亚洲液化天然气价格持续走高中国明年或增加进口
参考消息网11月10日报道英媒称,由于中国和印度需求强劲,亚洲液化天然气价格(LNG)7日被推高至10个月来峰值,表明各国正忙着在北半球冬季到来前争夺气源。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1月7日报道,中国正推进煤改气供热,希望减少城镇地区长期空气污染,而印度则缺乏煤炭资源,这两种因素都推高了LNG的价格。
美国普氏能源资讯公司跟踪亚洲LNG现货价格的日韩指标7日显示,目前的市场价格为每百万英热单位9.35美元。这是今年1月中旬以来的最高点,比去年同期高出近三分之一。
英国伍德-麦肯兹公司亚太天然气与LNG研究部主任克丽·安妮·尚克斯称,越来越多的人预计今冬供应将趋紧,于是拉动了各国国内LNG价格。
加拿大皇家银行驻悉尼分析师本·威尔逊说:“为遏制高度工业化省份的空气污染,(中国)政府成功引导居民和工业用户使用天然气。”
据加拿大皇家银行统计,中国今年夏天的天然气需求量比去年同期增加30%,年初以来的总需求量则同比增加18%,因此大大刺激了LNG的进口。
鉴于中国天然气储备能力有限,如果今年冬季比往年寒冷,那么未来数月的LNG需求量还将增加。
中国很可能在年继续增加进口,因为现有的长期合同恐怕无法满足需求。
资料图:粤东LNG项目航拍图。(新华社)
美国石油价格评估机构:中国将成头号天然气消费国
图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国境内段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开工铺设(年6月29日摄)。
新华社发
过去20年来,中国一直是拉动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学家预测,未来20年它将成为天然气需求增长的火车头。美国石油价格信息社估计,到-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主要天然气消费国。
石油价格信息社援引分析师和权威机构的预测说,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正在努力减少环境污染,这将导致该国未来20年对天然气的需求大幅增长。美国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分析师尼尔·贝弗里奇预测:“中国天然气市场已进入新的黄金期。中国年经济增速将大幅超过去年。政府鼓励天然气消费的政策开始见效。”
报道称,到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预计将达到亿立方米(去年是亿立方米)。到年,这个数字将再翻一番,达到亿立方米。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相信,这将使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国。
——俄罗斯《专家》周刊网站10月24日报道
英媒:中国治霾推高天然气需求助亚洲天然气价格创新高
参考消息网11月9日报道英媒称,由于中国和印度需求强劲,亚洲液化天然气价格7日被推高至10个月来峰值,表明各国正忙着在北半球冬季到来前争夺气源。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1月7日报道,中国正推进利用天然气取代煤炭作为供热燃料,希望减少城镇地区空气污染,而印度则缺乏煤炭资源,这两种因素都推高了液化天然气价格。
希腊GasLog航运公司首席执行官保罗·沃根说:“现在这个时候一般是夏冬高峰期之间的淡季,可是我们发现亚洲需求量在今年秋季大幅增加,许多增量来自过去四到六周。”
报道称,跟踪亚洲液化天然气即期价格的美国普氏能源资讯公司JKM指数7日显示目前的市场价格为每百万英热单位(MBtu)9.35美元,这是今年1月中旬以来的最高点,比去年同期高出近三分之一。
英国伍德-麦肯兹公司亚太天然气与液化天然气研究部主任克丽·安妮·尚克斯认为,越来越多的人预计今冬供应将趋紧,于是拉动了各国国内液化天然气价格。
报道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正着手保障国内天然气供应,应对今冬可能出现的能源短缺。加拿大皇家银行驻悉尼分析师本·威尔逊说:“为遏制高度工业化省份的空气污染态势,(中国)政府成功引导居民和工业客户使用天然气。现在需要实施配给可以说是这一成功转型的副产品。”
据加拿大皇家银行统计,中国今年夏天的天然气需求量比去年同期增加30%,年初以来的总需求量则同比增加18%,因此大大刺激了液化天然气进口。
报道称,如果今年冬季比往年寒冷,那么未来数月的液化天然气需求量恐怕还将增加。
报道称,中国很可能在年继续增加进口天然气,因为现有的长期合同恐怕无法满足需求。
此外,据报道,印度煤炭库存下降刺激了液化天然气需求。即将在巴基斯坦投入运营的新液化天然气码头同样刺激了进口。
报道还表示,需求增加的同时,今年的供应量增幅却没有达到预期水平。
据伍德-麦肯兹公司介绍,位于美国和俄罗斯的两个液化天然气项目计划今年晚些时候投产,但新项目的供应速度仍属未知。
俄媒称中国将成为头号天然气大国:环保愿望促使需求大增
参考消息网10月25日报道俄媒称,过去20年来,中国一直是拉动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学家预测,未来20年它将成为天然气需求增长的火车头。美国石油价格信息社估计,到-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主要天然气消费国。
据俄罗斯《专家》周刊网站10月24日报道,石油价格信息社援引分析师和权威机构的预测说,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正在努力减少环境污染,这将导致该国未来20年对天然气的需求大幅增长。美国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分析师尼尔·贝弗里奇预测:“中国天然气市场已进入新的黄金期。中国年经济增速将大幅超过去年。政府鼓励天然气消费的政策开始见效。”
报道称,到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预计将达到亿立方米(去年是亿立方米)。到年,这个数字将再翻一番,达到亿立方米。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相信,这将使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国。
报道称,可再生能源的超预期发展是阻碍中国天然气需求爆发的主要风险。因为这将缩短天然气作为煤炭和未来清洁能源之间过渡品的消费时间。
很多分析师都预测中国天然气需求将急剧增长。比如,国际能源署认为,年前全球天然气需求每年将增长1.6%,其中40%的增长将来自中国。国际能源署的经济学家估计,到年,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亿立方米,进口量将达到亿立方米。相比之下,年中国的天然气进口量为亿立方米。同时,中国的天然气开采量将从现在的亿立方米增长到亿立方米。这将使中国在5年后成为全球第四大天然气生产国。
报道称,北京改善环境的意图为天然气进口飞跃奠定了基础。中国政府确认,年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将占到10%(年是5.9%)。10年后,这个比例将是15%。
另一家国际权威能源咨询公司——英国伍德-麦肯兹公司预测,到年,中国的天然气需求将增加两倍。
该公司副总裁克丽-安妮·尚克斯前不久在天然气峰会上说:“不知道中国能否完成既定任务,但即使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小幅增长,也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如果真如预测所言,中国到年的天然气需求或达到4-亿立方米。”
石油价格信息社强调,为了提高天然气的潜力,使其价格降低到与煤炭和石油有竞争力的水平,北京必须改革天然气市场。伍德-麦肯兹公司指出,液化气市场越灵活、价格越低,中国天然气进口商的利润就越高。
英国石油公司发布的《年能源展望》也对中国能源业作出了预测。该公司分析师认为,到年,中国的煤炭消费占比将从64%(年)降低到42%,天然气消费占比将升至11%。未来18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将分别增长61%和%。报告作者认为,大约再过20年,中国将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大页岩气生产国。
很多专业人士指出,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在天然气市场的地位将与这几年来它在石油市场的地位看齐——成为需求增长最快的主要消费国。当然,石油价格信息社提醒,这些预测的准确性取决于中国经济增长、城市化、能源政策、国际市场供给、可再生能源发展等一系列因素。
报道称,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正在向中国铺设年运力亿立方米的“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现有的“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原称“阿尔泰线”)和萨哈林管道总运力应与“西伯利亚力量”相近。但由于中方正在研究液化气供应计划,这些管道项目存在问题。可以看出,中国还有自己大规模开采的意向。
资料图片: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国境内段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开工铺设(年6月29日摄)。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