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小白妈
过年了,吵吵闹闹,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在喧嚣之余,找个静静的角落,和宝贝儿拿上一本书,徜徉在亲子共读的世界里,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阅读是最方便的,也是最能随时和孩子的心灵熨贴在一起的,它向外打开孩子的视野,向内探究自我的世界。能连接孩子的过往与将来,能贯穿孩子的一生,能让他们在浮躁的时代里随时沉静下来。虽说如今童书出版市场良莠不齐,但是精心选择,还是有很多经典,它们以文字和图画穿越时空,送给童真的心灵盛大的节日,成长的仪式。可是,我们却没有想方设法地带孩子走进那个花园。
在急功近利的父母眼里,看不见阅读的功效,它既不考级又无法展示。而阅读之所以重要,恰恰是因为,它不能把我们的孩子变成天才儿童,哈佛少年,而只是负责造就一个个有童年又有成长的孩子,他们平常,健康,阳光,认识到自己的性别和性格,知道自己将来,对这个社会有一份责任和担当。当然,我毫不掩饰做父母的功利心,通过正确的阅读,个性和规范,顺从和背叛,不断的成长与永远的童真,都会在我们的孩子身上得到部分的实现。
正确的阅读必须为孩子量身定做,适合每一个孩子不同的性别和年龄特点。所以我读了很多的儿童书籍,其中也包括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从幼儿园到中学,我利用一切机会接近孩子,研究他们的书包,问他们为什么喜欢周锐,喜欢沈石溪,新美南吉和安房直子有什么不一样。我把每一点收获整理下来,起初只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我慢慢地知道一个成长中的男孩喜欢看些什么书,应该看些什么书,能够看些什么书,家长和老师应该在他们的阅读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但是,我们的社会,只有少部分孩子那样读书,读那样的书是不够的,未来的青年们应该一起成长,在阅读上也是如此。所以,我总结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阅读从小开始
作为一个母亲,我既部分认同应试教育的合理性,又部分认同鼓吹生态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家、研究者的观点,同时又对他们的各自偏激之处充满不安。所以我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来引导孩子的阅读。
现在非常流行亲子阅读,很多父母追捧这种方法,但是往往将亲子阅读理解为讲故事,我们讲,孩子听。还有一部分心急的家长,则把亲子阅读变成了“识字”,不断地打断故事,让孩子认字,结果弄得双方都索然无味。不互动或者丢弃了阅读趣味的互动,对于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都没有好处。
最好的做法是让孩子从阅读中得到乐趣,而家长自己的功利心,可以有,但尽量不要让孩子觉察到。所以看书过程中诸如“宝宝,这个字怎么读?”“宝宝,这个字上次妈妈不是教过你吗?”这样的温柔询问千万不要有。
有很多书其实本身就有这样的识字功能在里面,我们看过一本图画书《我》,这本小书告诉孩子,做任何事,要从“我”开始,从认识“我”开始。对“我”的肯定,可以决定某个人一生是否幸福。它的标题只有一个字,内页中也不断出现这个字,亲子阅读的时候,只要手指到就行了,睡前多翻几页,没有多久孩子就能认识。你还可以把《我想要爱》、《我要我的牙齿》这些标题中有相同字的图画书放在一起读,在不经意中强化他的认知。而唯有像这样超越了识字的教育观念,在阅读的时候,你才能更多治疗白癜风什么药好献礼春节中科白癜风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