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科扁平疣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210314/8744638.html
原标题:高埔中学:山区教育一朵花(普宁教育)
在前不久结束的第七届全国数控大赛上,来自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的普宁籍郑玉辉同学夺得了第一名。郑玉辉同学是土生土长的高埔人,年在高埔中学初中毕业,考上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就读高技,还有一年多才高技毕业。获奖之后,他还要在国家集训队训练一年,然后与其它几名选手同台竞技,最后产生一名选手代表中国,出战年10月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郑玉辉是家乡普宁的骄傲,更是高埔中学办学业绩的有力见证。
早就耳闻高埔中学那些骄人办学业绩,又诱惑于这个特大喜讯。这一机缘,促使我们慕名而往,就想探一探这所生产全国冠军甚至世界冠军的学校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青梅花开的季节,我们来到了高埔中学。辽远的蓝天,灿烂的阳光,山青水绿,空气纯净,一切都是那样的宁静淡雅。就在那青梅和橄榄的包围中,高埔中学如一位质朴静谧的客家女子,伫立于群山环抱之中。
希望之星高埔中学校园
开门见山,我们与何宝柱校长聊到了郑玉辉。“像郑玉辉同学这样肯钻研、敢拼搏、表现出色的校友,在高埔中学的校友群里,并不是少数。高埔中学是一所校风优良的山区学校,富有理想、勤学苦练、尊师守纪、全面发展,可以说是高埔学校学生的优良传统。”何校长充满深情地向我们介绍。由郑玉辉校友,我们又聊到了高埔中学的其他校友,以及学校的办学业绩。
高埔中学学生活动
“上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乃至八十年代,高埔中学的学生,几乎就是边读书边劳动,每周的劳动课同学们都要进行‘愚公移山’,就是说,参与建设学校,作为当时的学生,这也是我亲身经历的。这种优良的传统培养了同学们不怕苦不畏难的精神,也培养了同学们热爱母校的情怀。大家又把这种精神用到了学习上,而且一届一届传承下来,发扬光大。所以高埔中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办学质量,一年比一年好,优秀学子,层出不穷。”作为亲身经历者,何校长当然是充满了自豪。
是的,对于高埔中学的办学业绩,以及涌现出来的优秀学子,作为从学生到教师到校长见证学校发展的何宝柱,他如数家珍,为我们列举出了一大批出色的校友——
黄伟元,恢复高考第一年,就考上了本科院校,后来在华南农业大学当教授。温科红,年在高埔中学毕业,以勤奋好学刻苦拼搏出名,中考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普宁二中,高考又以骄人的成绩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后留学美国,取得双博士学位,成为历届学弟学妹的楷模。温武少,年毕业,聪慧过人,勤奋好学,中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汕头金山中学,后就读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加州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山大学软件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大实验中心主任。郑海涛,年毕业,现为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童荣标,年毕业,留美博士,现为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
当然,高埔中学的学生不仅勤奋拼搏,学习成绩突出,全面发展,不唯成绩论英雄,更是这所学校的优良传统,校友中不乏有各个领域的出色人才。年毕业的温锦照、年毕业的温陈健,他们都是从高埔中学考入普宁师范,后来通过勤学苦练,双双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在普宁书法教育方面,尤其在普宁市创建书法之乡、书法进课堂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九十年代就读普宁师范音乐班的温德兴,是普宁第一位全日制音乐本科毕业的音乐教师,也是从高埔中学走出来的。女诗人温科英,是温科红的妹妹,也是高埔中学毕业生,80年代末在华侨中学就读高中,担任学校文学社社长。一直坚持创作,现已经出版诗集数部,在诗坛上也颇有名气。兄妹俩都是高埔中学毕业生的佼佼者。还有那位“我用心做梅,你放心吃梅”的“小梅屋”梅老板陈彬,更是把普宁的青梅做到了国外,做到了世界各地,其本人是参政议政的普宁政协委员……
据有关资料显示,上世纪八十年代高埔中学考取普宁师范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比其他山区学校要高出50多分(那时的普宁师范各镇是限定名额的),80年代初,有一个班级考了12个普师生,一时轰动,要知道那时普师的录取分数线比二中还要高。从年至年间,高埔中学毕业的优秀生参加汕头金山中学的择优选拔考试,每年都有学生被录取,最高纪录是年考上了7个。年中考,郑福湘同学以全市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荣获普宁市中考状元。而上面提到的郑玉辉同学,是年在高埔中学初中毕业,直接考上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
就这样,高埔中学的办学业绩,在南阳山区乃至整个普宁曾经影响很大。八十年代后期,《广东教育》曾刊载普宁教育局一篇文章,文中把高埔中学誉为“山区教育一朵花”。
当然,这朵山区教育之花的粲然绽放,除了学生的勤奋拼搏,更是离不开学校优良的育人环境。高埔中学创办于年,当时选址高埔镇龙腾山,是一座小山丘。创办之初,只有一排教室和一排教师办公房。“她是当时第一任校长郑健华校长,带领高埔中学的师生们,半天上课,半天劳动,用锄头移山,用肩膀挑土,在山坡上建起来的。”其后,又历经二十多年的高埔中学师生的艰苦奋战,年建起第一栋教学楼,年拆除砖瓦危房,实现了全部校舍楼房化。尤其是整个运动场从环形跑道至南面的学生厕所,是在一条山沟上填起来的。可以说,整个高埔中学的建设,凝聚了一代又一代高埔中学人辛勤的汗水和智慧的心血。
近年来,随着教育创强,创均的完成,教育现代的创建步伐,学校设备设施齐全,配套完善,环境优良。学校主体建筑依山而建,呈阶梯式,排列整齐,保持了对称格局。白色的墙体,天蓝色的门窗,加上那些高大茂密的木棉,以及颇具沧桑感的樟树,整个校园,质朴厚重,很有一种历史感和书卷气。校门上“普宁高埔中学”几个金色大字,方方正正,规规矩矩,干净整洁,出自我省知名书法家梁鼎光先生之手,更为学校增添了书香气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风与教风互相氤氲,形成高埔中学的优良传统。高埔中学涌现了那么多优秀的学子,有着那么骄人的办学业绩,与高埔中学一辈辈师长“热爱学生、认真教学、诲人不倦、为人师表”的优良教风和师风分不开。
一任任校长,一任任教师,他们勤勉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无私关爱,对青年教师的热情帮助,沉淀为高埔中学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并深深地影响着一代代的高埔中学人。郑健华校长、洪文才校长、江东主任、翁修俭主任、谢德煌副校长、黄礼雷副校长、温庭南老师、温文中老师等等,他们都是校友们念念不忘的恩师,也是青年教师学习的楷模。一代代的高埔中学人,正是在他们的影响下不断成长,不断接力,薪火相继。屡获殊荣,为校争光。其中,获得过省级荣誉称号的有7人次,获“潮汕星河辉勇师表奖”有1人次,获全国学科竞赛“园丁奖”2人次,获揭阳市“优秀教师”3人次,获普宁市“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有12人次,参加全国教师论文比赛获奖的4人次、省级论文比赛获奖5人次。此外还有各级各项比赛获奖者优秀辅导员,不计其数……这支薪火相传的教师队伍,以优良的教风和师德创造个人成长历史的同时,也创造了高埔中学不平凡的办学历史。
优秀的学子,出色的校友,得益于学校的培育,感恩于师长的栽培。当他们学有所成,业有所就,回过头来,又承担起作为一个学子建设母校,回报母校的责任。这种“感恩母校,捐资助学”的风尚,积淀为高埔中学校园文化的重要内涵——“感恩文化”。一位位校友回来了:郑慈泰捐建了校门,钟天和捐建了石雕,郑文健、林良、温金传、温志贤、温显明、陈南兴、官权水、温座古、郑伟明以及八六届初三(4)班捐资修建教学楼,黄伟元带领广州企业家捐建环形塑胶跑道,郑文清带领广东狮子会广顺服务队捐建图书阅览室,八二届初三(2)班捐建塑胶篮球场,九零届初三(1)班校友捐建教工会议室,九八届初三(3)班捐建石刻花圃,中宏集团董事长郑子章捐赠套学生桌椅,郑小明捐赠电子显示屏,九六届初三(1)班捐建文化艺术墙……如今,校园里,随处可见刻着校友名字或班级名称的石刻,他们就像一朵朵梅花,盛开在高埔中学校园里,成为了学校的文化景观,承载着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校友们的感恩情怀,传承着学子报效母校的奉献精神。高埔中学把这种感恩精神加以提炼和发展,淬炼成为学校文化,并加以发扬光大。近年来,学校以此为主题,举办了几场大型的感恩演讲大会,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
毋庸讳言,由于大气候,大环境的使然,处于大山里的高埔中学也曾走过一段沉寂期,生源人数及质量有所下降,办学质量也相对滞后。近几年来,学校借助教育创强创均东风,完善了教学设备设施,教学条件大大改善。焕然一新的教学楼、宽敞的运动场、整洁有序的水泥校道、苍翠的大树、漂亮的花圃,净化、绿化、美化、文化、特色化“五化”齐备的校园,优良的环境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对于学校的变化,年从高埔中学毕业、首届潮汕星河辉勇师表奖获得者、立德树人报告团成员之一的何敦全老师动情地说:“高埔中学被称为山区教育一朵花,学风教风校风一直都非常好。曾有一段时期与其他学校一样走了下坡路,作为一名事业心较强的教师、校友,我也很心疼。两三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学校领导班子的努力下,各方面都得到改善,学生守纪律,行为习惯也渐渐好起来了,教师也安教乐教了,教学质量也提高了,我也感到很欣慰,在这样的环境下教书,我也感到幸福了。相信,按照这样的路子走下去,学校又将会越来越好了。”
何宝柱校长对于学校的发展也充满了信心。他说,学校非常重视国学教育,把《弟子规》作为校本课程,规定早读课和语文课要诵读,每学期举行比赛,还设立了《弟子规》文化墙。同时把养成教育与国学教育结合起来,狠抓学生的习惯养成。确立了“传承国学,习惯养成”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目前,高埔中学正站在崭新的起点上,展现出勃勃的生机。他说,有信心团结班子成员,带领全体师生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决心把“山区教育一朵花”这面旗帜夺回来。
凝视着高埔中学校徽上那朵开得格外灿烂的梅花,我发现,她分明就是学校围墙外漫山遍野开放的梅花中的一朵。此刻,我也悟出了校徽上这朵梅花的深刻含义:多年前《广东教育》上的“山区教育一朵花”,不就是她么?放眼四望,冬日的阳光下,象征着高埔中学的梅花,正傲然盛放。
(感谢高埔中学对本文形成的大力支持)
(本文发于《普宁教育》第17期.2校史钩沉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