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要放弃极氪新车尚未交付便负面频频,如

前阵子,轰轰烈烈般的,极氪由于订单量大幅超过预期,宣告自6月15日起停止接收意向金。4月15日上市再到6月15日宣告停接,短短的两个月时间,极氪于今年的可交付订单就已经全部售罄。这样的火爆程度,很难想象会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发生了丝丝微妙的改变:首要的当然还是最近的股权变化一事。据悉,有网友通过相关软件发现极氪的股权发生了变化。以往极氪的大股东为吉利汽车集团,如今不仅变成了上海华普国润汽车有限公司,名称更是由宁波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极氪汽车(宁波杭州湾新区)有限公司。单就字面意思来看,是不是吉利要放弃极氪、退出极氪了呢?深究之下,上海华普国润汽车有限公司为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而后者90%的股份为吉利汽车集团控股,亦就是说名义上换了名称换了股东,但实际背后的大佬仍然是吉利汽车集团。退出极氪?这个说法站不住脚。

这一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有着什么来头呢?自年成立以来,是继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之后,上海第三家拥有国家整车生产目录的中型轿车生产企业。集团总部设在杭州,在多地建有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基地。换个角度看,与吉利汽车集团一样,总部均设在杭州,且该公司的法人代表还是吉利汽车集团的高层。这样一看,无非就是左手换右手的游戏罢了。

对此,吉利汽车集团也已经有了正式的回应。在回应当中我们大概能够理解出相关的含义,意义上是将原来吉利汽车集团旗下部分资产并入上市公司体系,且放在了极氪的名下。此外,吉利认为这样的操作可以实现合资公司整合资源、从规模经济中获益的目标,看来这又是一个资本操作罢了。对于这样的回应和说法,也让笔者想起了前段时间有关吉利的一个相关新闻。吉利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撤回建议人民币股份发行于科创板上市的申请,且旗下合资公司极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当时还未改名)董事会会为极氪可持续发展探索不同的外部融资方案。所以,结合上述一系列的新闻以及各种复杂的操作,最终吉利或是极氪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呢?显然,吉利把极氪独立出来,并通过一系列的做法似乎都在指向一个目的:吉利在计划寻求极氪的独立上市。当然,目前这也只是停留在猜测的阶段,具体目的或许也只有吉利自己才能知悉了。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到极氪本身。在这段时间里,不少的负面信息让极氪的口碑有所堪忧。部分车主在社交平台上反映,不少原本标配的配置变成了付费选装配置,且在6月15日后交付大定的车主还需要额外多支付元的购车费用,理由为不确定年的相关国家补贴政策。除此以外,在相关的车辆交付协议当中,细心的网友还发现:原本的交付时间为汽车生产后的2个月内,如今已经变更为了3个月起。细微的两个字的差别,在具体交付时间上的差异则为至少一个月起。无疑,这又是“插”在准车主们心里的一把刀。对此,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也发表声明,针对准车主们提出的疑惑进行一一详解。在这其中,对选装配置、交付时间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行详细回答,并且针对年相关国家补贴政策变化所带来的差价,如果是因为交付时间的关系延长至年的,也将由极氪进行承担。虽说如此,但口碑也不是一份声明所能够挽回的。目前在各大贴吧以及汽车论坛上,都出现了不少极氪订单转让的帖子。和此前盲定时的热火朝天相比,现在订单转让的热度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甚至有部分车主大定、转让,亏出手。从笔者的个人角度来看,除了极氪自己“作”,让用户失去信心以外,这样的订单转让还与另一辆车的降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没错,就是特斯拉ModelY。目前ModelY标准续航后驱版的价格已经公布,补贴后售价为27.60万元,对比此前的长续航全轮驱动版“降价”约7万元。续航只少了69公里、百公里加速只慢了0.6秒,却换来7万多的降价,这怎么能不让部分极氪的车主动心?所以以现在的市场状态来看,你不珍惜用户、你不想办法留住用户,大把的竞争对手会替你接着,尤其对于纯电动汽车这一细分市场而言更是如此。文章的最后,抛开一些股权上的变更不谈,极氪最近的一些操作着实是让准车主们伤透了心。但好在官方也是及时发表声明挽回了一定的口碑,遗憾的是订单转让的帖子依旧还是出现了。与其说ModelY抢了极氪的市场,倒不如说是极氪官方自己摔了跟头,怪不得别人。但以笔者个人而言,还是更期待极氪的,不管它的股权有着什么样的变化,只要产品力有说服力、尊重用户,那就够了。你觉得呢?(本文图源自于网络)更多走心有趣文章点击下方名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pue.com/hpyp/84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