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有近家门店关门、9家零售商申请破产保护,甚至超过了经济大萧条时期的高位。
那么,国内零售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最新一季度数据显示:五大零售商中,沃尔玛客单价依然领先于其他主要零售商,但客流量流失较大;高鑫零售集团各指标均下降;相较于其他主要零售商,永辉集团客单价较低,不过在其他零售商顾客数量递减的情况下,只有永辉的顾客数量有所增加。
沃尔玛三个月连关11店
“5公里死亡圈”理论破灭?
曾经,关于沃尔玛有个著名的“5公里死亡圈”理论,即有沃尔玛门店存在的方圆5公里内,其他零售业卖场都没有生存空间。但这个“神话”,正在被“关关不息”的现状打破。
据联商网报道,沃尔玛郑州金水路店、大学路店将于5月17日起停止营业,沃尔玛浙江衢州坊门店也发出停业公告,于5月10日起停止营业,而5月2日沃尔玛在石家庄的唯一一家店也已停止运营。算上今年3月关闭的4家门店(长沙高桥店、北京望京店、广州天利店、苏州现代大道店)和4月关闭的3家店(合肥胜利路店、马鞍山路店和常熟海虞南路店),沃尔玛在三个月内关闭和即将关闭的门店总数达到了11家。
实际上,最近几年,沃尔玛在华每年都有门店关闭。年,沃尔玛中国区关闭5家门店;年,关了15家;年,关了16家;年,关了1家;年,关了13家……年,又会有多少家saygoodbye呢?
乐天玛特停业门店达87家
折合损失高达人民币12亿元
韩联社4月20日引用韩国乐天玛特的消息称,在中国境内的99家乐天玛特门店中,被勒令停业的门店总数达到74家,另有13家自行停业。受其影响,乐天玛特在华营业损失已高达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不过韩联社说,尽管如此,乐天玛特仍向当地中国职员照常发工资。
报道称,乐天方面表示,4月中旬时有70家乐天玛特的1个月停业限期届满,但截至19日,仍无一家恢复营业。由于“乐天玛特撤离中国”的说法令中国籍员工忐忑不安,因此乐天计划将在一段时间内照常发工资。
年内关闭6家门店
易买得计划全面撤出中国
近日,据媒体报道,韩国最大零售集团新世界集团旗下的大型折扣超市易买得(E-Mart)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关闭在中国现有的6家门店,结束20年的“入华之旅”,全面撤出中国,将重心转移到越南、蒙古等快速增长的市场。
作为第一家进入中国市场的韩国零售品牌,易买得在年入驻上海之初,曾设立在中国全境开家门店的计划,但分店最多时也只达到26家,后来由于效益不佳、经营日渐困难,年开始逐渐减少分店数量,目前所剩的6家门店都集中在华东地区(上海和无锡)。截至年底,易买得在华经营亏损约为亿韩元(约合9.2亿元人民币)。
18个月自营门店减少超家
华润万家覆盖个城市
在被剥离出上市公司“华润创业”之前,也就是年上半年,华润万家营收人民币约亿元,门店有4家,其中约85%为直接经营,其他为特许经营;年,华润万家全国自营门店实现销售亿元,自营门店总数为家。一年半的时间,华润万家的自营门店减少了多家。
此外,年华润万家斥资亿港元控股了Tesco在中国的个乐购门店及19个购物商场,这成为中国零售史上最大一桩并购案。截至目前,合资完成后华润万家已进入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个城市,员工人数25万。
对了,现在有个新鲜事儿,华润万家正在琢磨超市里边卖汽车。
大润发上海港澳店停业
20年内第二家门店关闭
3月24日,大润发上海港澳店正式关闭,这是继去年10月12日潍坊潍一广场店关闭后,大润发进军大陆20年来关闭的第二家门店。
据悉,该店于年9月20日开业,是大润发在上海地区开设的第8家门店。大润发董事长黄明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其实关店也并不能说明什么,除这家店即将关闭以外,另外还有两家门店物业也将到期,正在评估是否续约。他认为,大润发与物业签约的时间长,投入的成本也大,关店是一件十分谨慎的事,主要衡量指标是现金流是否为负。
此外,大润发发展部总经理洪万康在潍坊关店后不久谈到对关店的认识。他认为零售行业关店将进入常态化,大润发对于门店选址一直比较慎重。最长租期是20年,租期到了可能面临租金要上涨的情况,如果大润发不能接受就会选择离开。所以说,关店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新开33店关闭2店
永辉一季度净利达7.44亿元
4月14日,永辉超市发布年第一季度报告。第一季度永辉超市实现营业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13.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4亿元,同比增长57.55%。
报告显示,一季度永辉在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陕西、山西、四川、贵州、北京区域新开33家门店(含优选店、超级物种店各1家,会员店9家);在广东、福建各关店1家。
截止到3月31日,永辉超市已开业门店达家,同时在黑龙江、北京、湖北、河南、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山西、四川、贵州等区域新签约门店38家(含超级物种店7家,会员店10家)。截止到3月31日,已签约未开店项目合计家。
新一佳重组后陆续开张
新门店取名“悦购汇”
作为深圳老牌连锁超市的新一佳,最辉煌的时候,销售额将近亿元,位居全国商业连锁企业第十七位、广东省第二位。但近年来新一佳超市因为经营不善,资金链紧张,欠供货商款、欠物业费、欠员工工资,去年已在全国范围进行关店重组。
年以来,随着新一佳内部调整和重组工作的推进,部分门店已经重新恢复运营,并更名为“悦购汇”超市。据市场监管部门的注册信息显示,悦购汇是深圳市大晟新一佳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超市。该公司成立于年9月,注册资本万元,大晟资产、新一佳以及嘉起投资分别占股52.5%、25%以及22.5%。
中百集团一季度关店30家
净利润暴涨.05%
4月27日,中百集团发布年一季度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95亿元,同比下滑6.09%;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07亿元,同比暴增.05%。截止报告期末,公司连锁网点达到家,其中,中百仓储超市家(武汉市内73家、市外湖北省内77家、重庆市32家),中百便民超市家(含中百罗森便利店86家、邻里生鲜绿标店26家)。
在年前三个月内,中百集团新开门店集中于社区超市、便利店和生鲜超市,新增小型中百超市3家、中百罗森便利店36家,以及生鲜绿标店6家;同时,关闭30家中百超市以及武汉市外中百仓储门店4家。年全年规划新开10家仓储超市、40家标准超市、家便利店。
中百集团年净关闭大卖场61家,创历史新高。根据目前的经营状况,中百集团长期亏损或扭亏无望的门店已经基本调整完毕,大规模关店的压力已过,后续将主要对部分省内市外门店进行动态优化调整。
据悉,中百罗森便利店“五一”三天销售万元,每家门店日均销售1.5万元,总体销售呈稳步上升趋势。
华普超市大势已去
9家门店人走架空
去年,北京老牌超市华普超市被中烟新商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入资控股,门店货架空置,处于非正常营业状态;半年多过去后,华普超市多家门店货架依然处于大量空置状态。一位曾跟随华普超市多年的零售人士称,“华普大势已去,老华普人走得差不多了”,在他看来,华普超市已经回天乏术。
成立于年4月的华普超市是北京市知名的零售企业,曾经位列全国连锁百强,业务跨越多个省市。华普超市目前在北京有朝阳门、广安门、地安门、华威桥、鲁谷、昌平等9家店,河北涿州的1家门店已经关闭,廊坊还有1家门店。据知情人士介绍,涿州门店由于大面积缺货和拖压供应商货款,引起了维权行为,惊动了当地相关部门,不得已而关店。
一季度扭亏为盈
华联综超新开6家店
据华联综超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华联综超实现营业收入35.14亿元,同比下降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万元。值得一提的是,上年同期亏损万元,今年一季度同比扭亏为盈。
华联综超新开门店6家,其中生活超市5家,高级超市1家。截至3月31日,门店总数家,其中生活超市家,高级超市28家。另外,华联综超在年先开18家门店,关闭23家门店,主要原因是经营亏损和业主解约。
开店39家关店51家
联华超市整体“负增长”
4月27日,联华超市发布截至年3月31日止的一季度业绩公告。公告显示,联华超市一季度未经审计营业收入约78.5亿元;未经审计营业成本约63.3亿元;未经审计归属于该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29万元。截至年3月31日止,未经审计资产规模约.38亿元。
报告期内,联华新开门店39家,关店51家。其中华东地区新开门店22家,关店39家;华北地区新开门店2家,关店2家;东北地区新开门店2家,关店3家;华南地区新开门店13家,关店7家;华中地区以及西南地区无变动。
一季度新开7家门店关5家
家家悦门店总数达家
4月27日,家家悦发布年一季报。报告显示,年一季度家家悦实现营业收入30.32亿元,同比增长2.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2亿元,同比增长6.38%。
报告期内稳步推进门店建设。公司新开门店7家,其中胶东地区6家,山东其他地区1家;各业态新开门店情况:综合超市4家,宝宝悦3家。报告期内关闭门店5家,关闭门店面积平方米。报告期末,公司门店总数家。
另据凯度消费者指数数据显示,前10大零售商市场份额分别如下:
其实,关店是整个业态生态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大卖场在转型调整中。在中国,目前大卖场这个业态占比太高,而在日本市场,占比最高的却是便利店业态。有观点认为,未来中国大卖场业态、社区超市、便利店各占30%。
新零售是什么?
简单来说,新零售就是以数据为驱动,通过新科技发展和用户体验的升级,来改造零售业形态。
对于传统电商来说,由于商品同质化严重,想要吸引更多用户,只能不断降低利润,线上电商的困境明显。对于线下门店来说,线下门店的问题不仅仅是流量的减少,还有对供应链的把控不足,和对消费者的触达能力较弱。
因此,新零售不仅是对线下门店的升级改造,对线上的倒逼,也是对企业加强线上线下协同能力的新考验。
而对于新零售来说,最大的变化便是新科技提升用户体验、运营效率,以及改变用户的消费场景。同时用大数据加强对消费者触达。通过对供应链的管理和控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提升产品品质。
未来能在新零售行业长足发展的,1、是体验式产品,商家便可以通过服务,提高用户体验,来为商品寻求高附加值,获取竞争优势。2、强品牌类的产品,通过线上数据与线下数据的结合,更加精准的完成用户画像,对于商家以后的发展带来多元化的变化,为IP变现带来机会。
END-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