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通信amp计算机朗新科技深度

全文摘要

1、三大基本盘,一大潜在爆发点:

1)软件服务业务以电力信息化为主,板块持续增长主要来自于在新一代电力营销系统升级(公司营销系统市占率第一)以及能源互联网领域等新业务应用拓展;燃气信息化、新能源业务、工业互联网等创新业务板块发展迅速。

2)运营服务之一的支付宝生活缴费入口商业模式清晰,渗透率提升带动缴费业务持续增长,盈利能力强,现金流稳健。

3)运营服务之二的互联网电视业务依托央视等牌照,借助运营商网络和渠道优势,叠加丰富的视频内容和增值服务,互联网电视用户及相关运营分成业务稳健增长。

4)通过做宽、做深B端机构,同时凭借支付宝、运营商等亿级别C端入口,运营业务拓展其他生活服务场景及城市服务具备很强竞争优势,其业务爆发可期。

2、估值体系重构:移动支付缴费平台、互联网电视运营平台均属于平台类业务,依托支付宝支付入口、播控平台等先天优势,公司一方面可以不断扩展支付宝内的车主服务(充电、停车)、社区物业等服务入口,另一方面围绕已有入口,通过增值业务实现流量变现,网络效应显著,TAM(可触达业务空间)广阔,PE估值方式显著低估公司业务的网络效应,建议采用PS估值。

3、股权激励计划指引未来3年业绩增长90%以上,公司实际控制人增持彰显信心。

4、商誉减值风险极低:公司商誉价值11.6亿,其中绝大部分是收购邦道科技造成,我们判断由于邦道科技支付入口商业模式稳健,商誉计提风险极低。

5、投资建议:

由于公司各类业务模式相差较大,采用分部估值法智慧能源创新服务等软件业务未来增长较快,按照电力信息化行业40倍PE计算;智慧终端业务10倍PE计算;运营服务由于可触达市场空间广阔,已形成网络效应,给予15倍PS。

综上,公司对应年市值亿,年市值亿,年市值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6、风险提示

由于停车、充电等新业务场景需要较重的地推完成,其业务拓展速度及规模取决于公司投入,存在新业务投入产出比不及预期风险,从而拖累邦道科技业绩造成商誉减值;受到疫情影响,易视腾用户增速放缓,同时家庭终端硬件出货放缓。

1.区别市场认知

1)市场认为朗新科技是电力信息化公司。电力信息化业务是公司起家的业务,在软件收入中占比较大,但是自年公司向产业互联网升级以来,面向C端的运营收入占比不断提升,年运营业务在收入中的占比接近20%,毛利占比接近30%,已成为公司收入、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市场认为朗新科技业务复杂,不聚焦。朗新科技是目前计算机公司中,少有的实现运营收入规模化的公司,朗新科技以B2B2C的模式,将2B2C两种能力实现行业复制。在B端,公司的信息化产品主要帮助客户服务用户,通用模块多,可复制性强,运营空间大;在C端,公司通过和流量入口战略协同、深度绑定,共同服务C端,并在公共服务、社区服务、车主服务、家庭服务等多个领域提供全方位服务。朗新科技不同于行业聚焦的公司,而是能力聚焦的公司,并实现了行业复制。

3)市场认为朗新科技的成长靠外延并购。年,朗新科技完成了邦道科技和易视腾科技的收购,邦道科技为公司内部孵化的公司,易视腾科技为同一控制人培育的公司,两个标的都是公司C端运营能力的成功案例,并入上市公司是集团战略的需要。公司内部有完善的创业机制,可以保证新业务的不断发展。

4)蚂蚁集团投资朗新科技是财务投资者。年蚂蚁集团因支付宝生活缴费业务和朗新科技结缘,由于认可朗新科技软件服务和运营服务的能力,年开始投资朗新科技,随后分别投资了邦道科技和易视腾科技,年通过资产注入实现了对朗新科技的增资,目前合计持股17.6%,是蚂蚁集团在计算机板块投资时间最久、投资比例最大的标的之一,双方战略高度协同,未来朗新将帮助蚂蚁集团构建更多的数字生活服务场景。

2.朗新科技:始于电力信息化,打造2B2C双引擎

朗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年,公司成立初期业务主要集中于电力信息化行业的用电领域,产品主要包括用电信息采集、远程实时费控、营销业务应用、客户服务管理、服务品质评价、计量生产调度、电能服务管理、营销稽查监控、农电生产管理等,纵向上覆盖输电、配电及电力调度智能化业务领域。

年公司与支付宝合作拓展生活缴费业务,年公司与蚂蚁金服成立合营公司邦道科技运营生活缴费等公共服务业务,年公司通过重组易视腾和邦道科技,面向C端的智慧家庭与公共服务等运营业务收入占比快速提升,逐步完成了从传统2B业务模式到B2B2C商业模式的转变,打造2B2C双引擎。

明星股东加持:公司战略股东包括IDG资本和蚂蚁金服等,自年投资朗新以来,蚂蚁集团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上海云鑫创投、云钜创投持有朗新科技.19万股,占公司总股份的17.6%。公司在公共服务生活缴费领域已与蚂蚁集团进行深度合作,未来在民生服务、车主服务等多个领域将继续开展合作,通过构建更多的B端数字生活服务场景激活C端用户。

3.以B2B2C模式打造“产业互联网应用引擎”

3.1.产业互联网是未来十年的最大趋势

产业的需求在于降本增效,信息化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降本,通过更好的触达C端用户则可以实现增效。

对传统的软件公司来说,软件交付是最终目的,因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pue.com/hpqc/67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