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江证券陈佳
原标题:从美国宠物医疗行业看中国未来发展:旭日东升
内容提要:
从美国宠物医疗行业看中国未来(三),介绍中国宠物医疗行业,预测发展方向,并以上市公司瑞派和普莱柯进行介绍。
今天也跟一位10医院院长有深入沟通,很多观点与此文契合。5-10年迎来爆发式增长。
接上:
中国宠物医疗行业:旭日东升
对比美国,我们认为中国宠物医疗市场具备潜力,在未来5-10年迎来爆发式增长,原因在于:
(1)养宠家庭率远低于其他国家,宠物数量增长空间大;
(2)人均收入持续增加,主要发达城市宠物经济已高度繁荣;
(3)人口老龄化叠加家庭少子化,宠物陪伴需求大。通过测算,我们认为目前中国整个宠物医疗市场规模合计为24.9亿元,其中疫苗、驱虫药、治疗型药品和兽医服务市场规模分别为6亿元、8.3亿元、5.6亿元、5亿元。预计年和年全国宠物医疗市场规模分别达到65.8亿元和亿元。
尽管乐观认为中国宠物医疗市场前景广阔,但目前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1)宠物主支出意愿不强,宠物医疗意识地区差异较大;
(2)进口产品具绝对优势,国产产品亟待升级;
(3)行业缺乏监管,医院良莠不齐。基于中国目前的发展现状和美国宠物医疗行业的发展经验,我们认为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的发展将会分两步走:第一步,在今后的较长时间内,以医院为核心的服务型企业将是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第二步,在宠物医疗行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多元化产品+连锁医院”的垂直业务模式或能崛起。原因在于:
(1)目前国际动保巨头以优质产品占绝对市场份额,国内药企短期难以匹敌,在宠物热逐渐升温的过程中,以医院为核心的服务型企业将迎来药品销售和兽医服务的双重盈利增长空间,成为最大受益者。
(2)随着宠物医疗行业规模持续扩张,利润驱动药企研发突破,“多元化产品+连锁医院”模式以丰富的产品线对接下游医院,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或能实现强者突围。
中国宠物医疗行业发展历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国产宠物医疗产品起步较晚,国际动保巨头以其多元高效的产品以及完善的营销渠道占绝对市场控制权,近年来国内动保企业也在积极布局宠物医疗市场,地盘争夺战已拉开序幕。
总体上,可以将中国宠物医疗行业发展历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探索期:宠物医疗需求激增,国产医疗产品姗姗来迟。长期以来中国动保企业以生产经济动物药品为主,宠物药品研发起步较晚,其中宠物疫苗于年首次研发成功。
第二阶段(至今):发展初期:国际巨头占绝对优势,国产药品亟待技术突破。国际巨头也因多元化产品和突出疗效占绝对优势,国内动保企业开始积极布局宠物医疗市场,在研发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宠物诊疗机构以小型宠物诊所为主,大型连锁医院开始萌芽。
中国宠物医疗行业具广阔成长空间
对比美国,我们认为中国宠物医疗市场具备潜力,原因在于:(1)养宠家庭率远低于其他国家,宠物数量增长空间大;(2)人均收入持续增加,主要发达城市宠物经济已高度繁荣;(3)人口老龄化叠加家庭少子化,宠物陪伴需求大。我们粗略测算目前中国宠物医疗市场规模约为24.9亿元,预计年和年分别达到65.8亿元和亿元。
养宠家庭率仍偏低,宠物数量增长空间大
从家庭养宠率来看,目前美国约65%的家庭拥有宠物,英国、加拿大、日本的养宠家庭率分别为46%、57%、45%,而中国拥有宠物的家庭占比不超过20%,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远未达到饱和。此外,中国的家庭数约为4.3亿户,为美国家庭数的3.5倍,宠物数量具广阔增长空间。目前中国宠物猫犬的数量约为万只,预计至年和年将达到1.29和1.51亿只。
人均收入持续增加,主要发达城市宠物经济已高度繁荣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人均收入持续增加,带动宠物数量和支出意愿的双重增长。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武汉等主要城市人均GDP超过9万元,宠物经济已高度繁荣,并且宠物热正随着经济增长逐步向二三线城市扩散。
图25:中国主要城市人均GDP
人口老龄化叠加家庭少子化,宠物陪伴需求大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预计到年中国5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5亿人。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生活孤独,饲养宠物是重要的排解孤独的方式。此外,中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即便现在全面放开二孩,相对其他国家而言,家庭子女数量仍然偏少,未成年子女对玩伴的需求强烈,预计未来5~10年,我国的宠物饲养人数将会出现爆发性增长,宠物数量将会快速增加。
宠物医疗市场规模测算
目前我国约有亿宠物,假设农村宠物密度是城镇宠物密度的2倍,我国城镇和农村宠物数量分别为万只和万只。基于中国城镇和农村宠物主医疗观念差距较大,我们对城镇市场和农村市场分别进行测算,粗略测算出城镇和农村宠物医疗市场规模分别为13.9亿元,10.9亿元,整个宠物医疗市场规模合计为24.9亿元,其中疫苗、驱虫药、治疗型药品和兽医服务市场规模分别为6.0亿元、8.3亿元、5.6亿元、5.0亿元。假设年和年中国宠物猫犬数量达到1.29和1.51亿只,年和年城镇宠物预防型药物施用率和医疗就诊率分别为50%和70%,农村宠物预防型药物施用率和医疗就诊率分别为20%和30%,预计年和年全国宠物医疗市场规模分别达到65.8亿元和亿元。随着宠物数量的增长和养宠观念的转变,未来5-10年将成为宠物医疗市场的黄金发展期。
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痛点剖析:支出意愿低、进口医疗主导、弱监管
不同于美国宠物医疗行业已发展成熟,中国宠物医疗行业才刚起步,在宠物观念、监管政策、研发和生产技术方面均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宠物主支出意愿不强,宠物医疗意识地区差异较大。
(2)进口产品占据大半江山,国产产品亟待升级。中国动保企业的业务重点为经济动物产品,宠物产品的研发力度小、品类少、质量差,与进口产品差距大,进口产品占绝对市场控制权,国产产品亟待技术升级。
(3)行业缺乏监管,医院良莠不齐。医院/诊所缺乏监管,部分医院缺乏资质,从业人员良莠不齐,诊疗费用高,客户体验较差。
宠物主支出意愿不强,宠物医疗意识地区差异较大
中国宠物基数庞大,但宠物产业年消费额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根本原因在于宠物主的支出意愿低。宠物主支出意愿低的主要原因在于:
(1)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宠物主无力承担大额宠物支出。宠物医疗行业发展成熟的美国、日本、加拿大年人均GDP分别为5.59万,3.25万、4.39万美元,而中国年人均GDP仅为美元,我们认为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是中国宠物产业发展初期最主要的制约因素。
(2)消费者教育不足,养宠观念待转变。宠物是家庭成员的观念在中国尚未得到普遍认可,在农村地区犬类更多地是承担看家护院而非陪伴的职能,即便是在支出意愿较强的城镇,猫犬等也仅是宠物而非伴侣动物,宠物产品厂商及宠物媒体消费者教育力度不足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宠物医疗产业地区发展严重不平衡,不同地区宠物医疗机构密度和医疗条件差异大,这造成了欠发达地区宠物就医难的问题。
进口产品具绝对优势,国产产品亟待升级
中国动保企业的业务重点为经济动物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宠物产品研发积累不足、生产技术落后,产品类型和疗效与进口产品差距大,尽管部分企业已开始加大对宠物产品的研发投入,但目前宠物医疗市场仍以进口产品为主。我们认为国产宠物产品要提升竞争力就必须在以下几方面逐渐突破:
(1)丰富产品品类,为宠物提供综合保健方案。目前中国宠物医疗产品主要是疫苗、驱虫药和抗感染药等预防性产品,诊断产品及治疗肿瘤、关节炎等疾病的药品基本空白,预防性产品中获兽药批文的国产宠物疫苗也仅只有狂犬病疫苗、犬狂犬病-犬瘟热-副流感-腺病毒病-细小病毒病五联疫苗以及犬瘟、猫瘟疫苗等少数几个品种,产品覆盖面小,兽医和宠物主选择较为局限,动保企业应加大对新产品的开发力度,逐渐形成涵盖多种疫苗、驱虫药、抗感染药、特色药品、诊断产品的完整产品体系,为宠物提供综合保健方案。
(2)完善多联技术,改变目前国产疫苗以单苗为主的现状。基于美国经验和中国宠物医疗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的事实,我们认为疫苗将优先化药和诊断产品获得发展机会,但目前除杨凌绿方、中牧股份和吉林五星生产的犬五联苗获兽药批文外,其他厂商均只有狂犬疫苗产能,我们认为基于联苗提高疫苗接种率减少施针次数等优势宠物疫苗应同经济动物一样存在由单苗向联苗发展的趋势,动保企业应完善多联技术,改变目前国产疫苗以单苗为主的现状。
(3)提高防治效果,以品质竞争代替价格竞争。随着养宠观念的改变,宠物主对医疗产品的疗效品质要求会逐渐提高,低质低价的策略不可持续,产品品质是核心竞争力,必须以品质竞争代替价格竞争。
行业缺乏监管,医院良莠不齐
医院/诊所是宠物接受诊疗的直接场所,医院人员、设备和服务质量对宠物医疗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尽管部分地方政府有制定相关管理条例,但就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医院/诊所良莠不齐,受高利润驱动大量资本和人员涌入医院市场,医院因执照和和资金入门槛高大多科室设立科学、兽医专业性强、仪器设备齐全,小型医院和宠物诊所则成为重灾区,从业人员缺乏专业执照、乱收费、服务差等问题普遍存在,造成客户体验不佳,影响整个宠物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宠物医疗未来展望:销售和服务先行,产品后至
基于中国目前的发展现状和美国宠物医疗行业的发展经验,我们认为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的发展将会分两步走:第一步,在今后的较长时间内,以医院为核心的服务型企业将是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第二步,在宠物医疗行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多元化产品+连锁医院”的垂直业务模式或能崛起。原因在于:
(1)国际动保巨头以优质产品占绝对市场份额,国内药企短期难以匹敌,以医院为核心的服务型企业将迎来药品销售和兽医服务的双重盈利增长空间,成为宠物热的最大受益者。
(2)随着宠物医疗行业规模持续扩张,利润驱动药企研发突破,“多元化产品+连锁医院”模式以丰富的产品线对接下游医院,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或能实现强者突围。
第一步:以医院为核心的服务型企业将是主流发展方向
产品端难以迎头赶上,销售端提供竞争优势空间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国内药企都难以在产品和技术上追赶上国际动保巨头,能够实现本土竞争优势的企业和模式只可能出现在销售端。原因在于:
(1)国内药企在研发人员配备和能力上与国际动保巨头存在较大差距,产品和技术积淀不足,此外新药研发资金投入大,目前国内药企的盈利能力以及新宠物药的预计盈利空间使得产品端在短期内注定难以有所作为。
(2)进口宠物药品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用户口碑,宠物主和兽医对其信任度高,要消除用户粘性尚需时日。
(3)销售端行业集中度低,且国外企业难以取得经营药品销售所需执照,行业分散特性和政策保护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充分的竞争空间。服务和销售结合模式为发展主流,医院前景最优宠物药品销售和兽医服务属于配套业务,因此将药品销售和兽医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将成为未来发展主流,而医院作为和市场份额最大的药品销售者和兽医服务提供者将最具前景,随着宠物热的逐渐升温,来自药品销售和兽医服务的双重收益将推动医院的不断发展。
第二步:“多元化产品+连锁医院”模式或能强者突围
宠物医疗行业规模扩张,利润驱动药企研发突破我们认为未来随着宠物医疗行业规模扩张,利润将驱动药企实现研发突破。尽管发展快速,相对于经济动物用药而言我国宠物用药市场规模仍偏小,随着宠物数量、居民收入的增加及人宠感情的增强,我们认为中国宠物医疗行业在未来5~10年将实现快速扩张,预计到年和年宠物用药市场规模将达到亿和亿元,毛利率保守估计在50%以上,巨大的市场和盈利空间将推动药企加大研发投入,实现技术突破。我们认为宠物药企实现快速研发突破的方向有:
(1)充分利用现有经济动物兽药资源,改进升级实现经济动物兽药宠物化。
(2)合理利用现有人药资源,探讨人药应用于宠物的可能性。
“多元化产品+医院”模式或能崛起
“多元化产品+连锁医院”模式即具有自主研发产品的药企与医院进行合作,医院为试点推广自主品牌药品,再将销售范围逐渐扩大到其他医院和销售渠道。我们认为在宠物医疗行业充分发展后该模式有望帮助产品端企业虎口夺食,原因在于医院已积累足够的客源和口碑,在此时推出自主品牌药品易被客户接受,该模式以丰富的产品线对接下游医院,能够与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宠物医疗相关上市公司梳理
瑞普生物——战略布局医院
瑞普生物是集生物制品、药品原料、药品制剂和饲料添加剂为一体的动保企业,产品类型丰富,覆盖家禽、家畜、宠物、水产等全部领域,目前公司产品包括化药近种,生物制品50多种,饲料添加剂30多种,拥有6个GMP生产基地和30条大型生产线。瑞普生物将宠物业务视为新兴业务,在积极研发生产宠物药品的同时,战略布局连锁医院,“多元化产品+连锁医院”模式已初具雏形。积极研发宠物药品公司积极开发宠物产品,并全面覆盖生物制品、化药和诊断试剂。目前生物制品方面,公司狂犬病灭活疫苗(Flury株)已获新兽药证书、产品批准文号,动物用狂犬纯化冻干灭活疫苗已获得新兽药证书,正在申请生产批文;化药方面,月苄三甲氯铵溶液、氨苄西林钠可溶性粉已经上市;诊断试剂方面,公司狂犬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正处在临床试验阶段。预计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宠物药品研发投入,未来将会有多个产品获批上市。
战略投资医院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出资万元通过增资扩股方式投资瑞派美联医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完成后,供给将持有瑞派宠物4.34%。瑞派宠物是是连锁医院,拥有子公司15家,计划年达到50家,其管理团队具有多年宠物医疗行业从业经验,大股东中瑞华普科技有限公司时瑞普生物高管实际控制企业。通过战略投资瑞派生物,公司打通宠物药品营销渠道,发挥公司与瑞派生物在产品和市场渠道方面的优势,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未来不排除公司增持瑞派宠物或以其他方式加强与医院合作,“多元化产品+连锁医院”模式已初具雏形。
普莱柯——重点研发宠物疫苗和体外诊断产品
普莱柯是国内研发实力较强的综合动保企业,在宠物医疗产品方面,公司研发重点在于疫苗和诊断试剂,目前已有多个产品进入临床试验或注册阶段,预计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对宠物医疗产品的研发投入,全面布局宠物医疗产品线。宠物疫苗产品有望陆续落地在宠物疫苗方面,公司与中国军事医学院合作研发的狂犬病灭活苗目前已完成临床试验,即将进入注册阶段,兔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及其三联苗目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宠物疫苗有望在未来3-5年内落地投产。
体外诊断扩展公司新的业务领域
未来公司或将从动物诊断试剂扩展到诊断业务领域,开辟新的成长空间。年9月公司与北京万泰合资成立了洛阳普莱柯万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主营从事兽用诊断试剂、检测试剂的研究和其相关的技术咨询、服务与转让。依托北京万泰的产业化优势及普莱柯的研发技术优势,公司第一步将结合主业,致力于开发快速、高通量的动物诊断试剂,为直销客户提供诊断服务,目前犬细小、犬瘟热等诊断试剂产品研发进展顺利,预计年下半年可以开始陆续拿到相关证书。
风险提示:行业发展不达预期,产品研发和推广进展不达预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