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科院光电专业毕业的高材生;他是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他是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他也是中国制造的坚定簇拥者;他就是华普永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陈凯。
他创办的华普永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年7月成立,、年连续两年位列“中国LED路灯综合竞争力排行榜”第二名(《高工LED》排名),年挂牌新三板,、年连续两年出货量全国第一,年营收3.25亿元。
当这些荣誉和成绩全部聚焦在一个人身上时,我们不免多出几分敬畏,然而在一个忙碌的工业园区内,穿过一辆辆货车和穿梭其间的工人,见到一直在招待参观者刚刚得以抽身的陈凯时,与我们印象中的传统企业家完全不同。
这位年轻的企业家身上感觉不到一丝浮躁的气息,采访中,他不时露出憨厚的笑容,质朴得好像一个刚从实验室做完实验的研究生,更是很快拉近了我们的距离。谦逊低调又真诚的个性,使我们的对话就在这样融洽的氛围中徐徐展开。
全新商业模式:不赚最后的铜板
年,从专业全国排名第一的浙大光电系毕业的陈凯,选择进入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读研深造。
中科院毕业的学生大多都会选择留任或者继续做科研,成为一名科学家。然而从中科院毕业之后的陈凯却选择另一条路——进入一家世界强企业——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工作,陈凯这样解释他的理想选择:“我想去看看工业先进制造业的模范生是怎么样的,感受下世界强企业的管理模式。”在这家电梯公司,陈凯一干就是四年,这四年间他的专利申请量在公司遥遥领先,位居公司第一名。
由于陈凯的杰出表现,西子集团决定由陈凯牵头成立下属的西子光电公司。也就是在这里他遇到了人生中的完美拍档,几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
当时的LED正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在全球大力推动节能减排的趋势下,西子光电应运而生,然而由于在运营上的限制,西子光电并未取得预想的成功,于是陈凯萌发了创业的念头。不仅是因为当时的陈凯已经在行业内有了一定的名气,也是因为陈凯在这时已经在酝酿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LED属于电子产品,对技术要求非常高,而户外照明的产品都是需要量身定制的。一般的光电公司都是从研发、制造到销售一条龙,但是这样会分散公司的精力,到最后可能每一个环节都做不好。陈凯希望整合行业内的资源,只专注研发和制造,从而节约整个行业的研发制造成本,达到行业内企业的共赢。陈凯告诉记者:“我们与三类客户合作,第一类是节能服务公司,第二类是工程类的客户,第三类是光电企业。”陈凯的企业并不直接参与项目的招投标,只提供产品的解决方案。只做自己擅长的领域——研发和制造,“下游的销售不是我们所擅长的,我们不赚最后的铜板。”
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无疑是对行业的颠覆,创业之初,大家并不看好这样的商业模式,但随着公司的飞速发展,证明这样的商业模式是非常成功的,华普永明也已经成为行业内的经典成功案例。华普永明的名气甚至已经超越陈凯本人。对此陈凯显然非常开心:“以前大家介绍我会说,这是陈凯,现在大家介绍起来会说,这是华普永明的总裁陈凯。”
如今,华普永明作为LED户外照明行业内只专注研发和制造的企业,依托团队持续的研发能力,华普永明已经申报国内外专利近项,并以平均每周至少增加一项专利的速度递增,随之带来的影响是:目前该领域内的各个企业对开发和制造的投入已经慢慢减少了,这无疑节约了整个行业的成本。在陈凯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带动下,如今大多数LED户外照明厂家都在自己擅长的细分领域耕作,而不再将战线拉得很长。
高规格书写行业标准
创业之初,陈凯给公司未来设定的目标是,要在LED户外照明领域做到全球第一。他坚信中国制造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有着非常健全的制造链,制造系统,还有沟通成本低、效率高。
每年大部分时间,陈凯都在全球各地出差,接收各类资讯,回来以后在内部沟通讨论,制定新产品开发计划。需要的时候,他会亲自下实验室,甚至生产线。
为了成为照明制造行业的领头羊,陈凯一开始就把华普永明的产品标准置于最高级,他斥资多万打造了高精尖的产品实验室,已先后通过中国CNAS、德国TUV、美国UL等多个实验室认证,将产品的各项技术标准做到极致。如将灯具的防护等级提到了最高标准IP68,这是华普永明在行业内率先提出并践行的标准。
为了直观展现产品的高防护性能,陈凯在创业之初,就巧妙地制定了“鱼缸策略”:把他的产品放在鱼缸里展示。如今沉睡在鱼缸中六年多的路灯,通上电依旧明亮如新,只有那表面斑驳的青苔证明它已经历经多个春夏秋冬。
陈凯说:“不仅是这盏灯,我们生产线上任何一个产品的品控都非常严格、标准特别高。”
这种严苛的制造标准,即使在当时行业内做检测的专家看来也很不解。一位专家问陈凯,“你这灯是装在水里还是装在路上的?”陈凯回答是装在路上的。对方说,你该根据我们行业标准来,装在路上的用IP65、66就可以了。陈凯答道,“这是我们的企业标准,我们不能放弃。”过了几年,公司发展越来越好,那位专家对陈凯说,你当初的坚持是对的。
虽然华普永明的产品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但是市场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很多“追随者”。对此,陈凯并不担心,甚至共享了自己的发明专利。他说:“被抄袭不一定是件坏事情。LED户外照明是一个极其分散的行业,即使是第一名,市场占有率也并不是特别高,所以把专利卡死没有任何意义,对行业发展也并不是一件好事。两者权衡不如放开专利,一起把行业做起来。”
这种惊人的自信还是来源于企业持久旺盛的创新能力。陈凯称,很多小厂拿着灯去叫卖,告诉客户这个灯是华普永明的,这个是仿华普永明的。有的客户一开始并不知道华普永明,但是看到别人这么推崇,立马转头找到我们,倒是赚了不少客人。
精湛技艺不辍努力
从大学时期就热爱健身的陈凯,精力非常充沛,上班时永远是第一个到公司,用饱满的热情感染着自己的员工。
陈凯认为,现在的成功,这要归功于他有一个强大的管理团队,在创业之初,他就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而他们性格各异,专业互补。这令同行业的人都非常羡慕。
黄建明是陈凯中科院的学弟,08年从中科院光电所博士毕业,目前主管公司的研发和制造。至今为止申请国内外专利余项。郭海明和朱金才负责市场、销售,都曾从事过光电行业的运营且有着突出的成绩。
专业互补,性格互补的三个人与陈凯一起,变成了事业上的完美拍档,陈凯说:“上班时间我们是拍档,下了班我们各玩各的。”对于这样的相处模式,陈凯亦有自己的见解:“大量失败的案例都是生活上的哥们一起做事业,最后兄弟反目。不仅事业没做成,还失去了朋友,然而我们四个人,能力、性格、专业谁也离不开谁,各自独当一面,就不会有矛盾。”
作为团队的核心,陈凯有着无与伦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陈凯说:“在创业之初我们就讲好原则,定好规矩。大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当一个问题谁都吃不准时,大家一起讨论,以我意见为准。小原则是,一件事如果有一个人明确反对,就不做。”
如今陈凯的研发设计团队已经达到余人。其中一人博士学位,3人中科院背景,12人硕士学位,25人浙大教育背景。对此,陈凯认为,要组建起这样一个优秀的研发团队,没有3、5年时间是做不到的。
从某种程度上,陈凯带领团队,靠着不懈的努力和钻研,把华普永明打造成了是中国先进制造业的代表,打响了国货的品牌。陈凯告诉记者:“全球大部分国家都有我们的客户。”
年,巴西圣保罗国际机场到市中心的二十三英里大道,作为通往圣保罗体育场的唯一道路,也是世界杯开幕式的必经之路,两旁的LED路灯,从设计到制造,一体化解决方案全部由华普永明提供。
华普永明还作为欧洲大陆首个整城改造项目的方案及产品提供商,对西班牙哈恩城进行了全城LED改造,成功在欧洲打响了品牌。
此外,由于华普永明产品的高标准,也在日本市场获得了成功。日本潮湿多盐分的海岛气候,对于户外照明的要求非常严格。而华普永明的高规格产品正好契合日本的照明需求。目前华普永明的产品已经遍布全球,北至冰岛,南至智利,华普永明正在点亮世界。
年,华普永明海内外业务占比达到65:35。年是华普永明至今发展最快的一年,从创业之初只有10余人到短短几年已经有余名员工的大企业,短短六年就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做到了行业领先位置。
用心做好每一件产品,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这是陈凯和他的团队持之以恒并始终不辍为之努力的坚定理念。
(来源:凤凰网华东周刊)
北京治疗白癜风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