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5S现场管理法
整理(SEIRI)
整顿(SEITON)
清扫(SEISO)
清洁(SEIKETSU)
素养(SHITSUKE)
5S,又被称为“五常法则”或“五常法”
5S的起源
5S的沿革
5S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办法。
年,日本的5S的宣传口号为“安全始于整理,终于整理整顿”。当时只推行了前两个S,其目的仅为了确保作业空间和安全。后因生产和品质控制的需要而又逐步提出了3S,也就是清扫、清洁、修养,从而使应用空间及适用范围进一步拓展,到了年,日本的5S的著作逐渐问世,从而对整个现场管理模式起到了冲击的作用,并由此掀起了5S的热潮。
5S的发展
日本式企业将5S运动作为管理工作的基础,推行各种品质的管理手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品品质得以迅速地提升,奠定了经济大国的地位,而在丰田公司的倡导推行下,5S对于塑造企业的形象、降低成本、准时交货、安全生产、高度的标准化、创造令人心旷神怡的工作场所、现场改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逐渐被各国的管理界所认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5S已经成为工厂管理的一股新潮流。
根据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有的企业在原来5S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安全(Safety),即形成了“6S";有的企业再增加了节约(Save),形成了“7S";也有的企业加上习惯化(Shiukanka)、服务(Service)及坚持(Shikoku),形成了“10S",有的企业甚至推行“12S",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从“5S"里衍生出来的,例如在整理中要求清除无用的东西或物品,这在某些意义上来说,就能涉及到节约和安全,具体一点例如横在安全通道中无用的垃圾,这就是安全应该 各车间都成立了现场管理检查组,做到日检查、日公布,当日检查出来的问题,在第二日要公布整改结果。质量管理处是公司现场管理的组织部门,每周对车间现场管理按15条考核标准进行检查,每月向全公司公布车间排名和得分情况,并与奖罚挂钩。奖罚激励机制使车间的日检查日公布工作得以坚持下去,起到日清日高的效果,现场管理不断改善。
职能处室齐上阵
职能处室都尽职尽责的配合车间做好现场管理工作,现场管理已从环境卫生、物品定置向设备维护、产品质量等深层次扩展。如总工办、产品所,工艺所要保证生产现场的技术文件正确、完整、统一,生产处要抓好物流管理,设备处要加强对车间设备的巡视、维修和指导,质检处要做好首检、巡检和终检等。
规范管理行为
规范管理行为是推选以5S为主的现场管理的保证。公司制订了一系列现场管理的制度和规定,设计了各种记录表,还给每个车间配置了现场管理专用板,内容有现场管理要求,日检查、周检查公布栏和员工5S条例等。各车间都制订了《5S现场管理实施方案》。通过执行严格的规章制度、填写细致的记录表格和对照条例要求,调动起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约束员工个人行为走向规范组织管理行为,这是现场管理质的提高。良好的现场面貌代表员工素质良好的和组织的凝聚力,现场管理推动企业生产力发展。
5S管理改善建议
1、结合实际做出适合自己的定位反观国内外其它优秀企业的管理模式,再结合实际做出适合自己的定位。通过学习,让管理者及员工认识到"5S"是现场管理的基石,"5S"做不好,企业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坚持将"5S"管理作为重要的经营原则。"5S"执行办公室在执行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该由有一定威望、协调能力强的中高层领导出任办公室主任。此外,如果请顾问辅导推行,应该注意避开生产旺季及人事大变动时期。
2、树立科学管理观念管理者必须经过学习,深加对"5S"管理模式的最终目标的认识。最高领导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必须树立"5S"管理是现场管理的基础的概念,要年年讲、月月讲、并且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深化现场管理活动,提升现场管理水平。"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在管理上也是如此,必须经常有新的、更高层次的理念、体系、方法的导入才能保持企业的活力。毕竟"5S"只是现场管理的基础工程,根据柳钢的生产现场管理水平,建议"5S"导入之后再导入全面生产管理、全面成本管理、精益生产、目标管理、企业资源计划及各车间成本计划等。不过在许多现场管理基础没有构筑、干部的科学管理意识没有树立之前,盲目花钱导入这些必定事倍功半,甚至失败,因为这些不仅仅是一种管理工具,更是一种管理思想、一种管理文化。
3、以实际岗位采取多种管理形式确定"5S"的定位,再以实际岗位采取多种管理形式,制定各种相应可行的办法。实事求是,持之以恒,全方位整体的实施、有计划的过程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公司可以倡导样板先行,通过样板区的变化引导干部工人主动接受"5S",并在适当时间有计划地导入红牌作战、目视管理、日常确认制度、"5S"考评制度、"5S"竞赛等,在形式化、习惯化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全员良好的工作作风与科学的管理意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