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凭什么分担老板的责任

转自:领教工坊

对企业管理者而言,最难的是反思自己和换位思考。本文从新的层面阐述了老板和高管之间的关系,以及老板应该对员工分享的东西,让他们可以更积极地、更主动地去承担在企业中的责任,激励员工加入企业整体运营和管理行列中来,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和智慧。

通过分享财富和权力,可以更好地凝聚企业力量,通过上下协调沟通和积极反馈处理,可以让企业产生裂变的效应,快速地在市场占据优势地位。

老板:你的高管凭什么分担你的责任?

作为企业家的“球童”“陪练”,我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充当“垃圾桶”:让老板把累积的“心理垃圾”一股脑儿地往我身上倒。

回顾小结,感觉这些年来我听到最多的,就是老板对公司高管在工作主动性、能动性方面的抱怨。前几年某个时间患上了“互联网焦虑症”之后,企业家对高管在这方面的抱怨更多更凶了:“我都愁成这样了,他们怎么还是一如既往的不温不火?”

我自然是知道原因的,但是不能直说,因为一这不符合职业要求,二也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我的“看家本领”是提问:

●你的高管们为什么会频繁跳槽?

●他们为什么一个都不跳?

●竞争对手如果多给你的高管百分之五十的工资,他们会离你而去吗?

●为什么他们要像你一样积极主动、敢于担当?

●面对互联网,你的高管凭什么要像你一样忧心忡忡、焦虑不堪?

这些问题的核心是:你的高管为什么要分担你老板的责任?凭什么?

高管:他不分享,我不分担!

企业家怎样才能使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真正具备“主人翁精神”,想老板之所想,急老板之所急?对于这一点,老板往往稀里糊涂,但是高管们心里却一清二楚。

我的一位客户的高管向我表达得斩钉截铁:“他(老板)不分享,我不分担!”

在从事所谓的“总裁教练”工作之前,我在职业经理人的队伍里“潜伏”了好些年,对于高管的需求,我心知肚明、深有同感。

确实,时至今日,若老板对“分享”这个话题还是遮遮掩掩、叶公好龙,或口惠而实不至,雷声大而雨点小,那么,老板期求员工分担其责任的愿望一定会落空。

如此,老板到底需要与员工,尤其是高级管理层的员工,分享些什么,才能导致他们愿意分担其责任?

分享财富

这是首要的!要是老板的手里至今还握着几乎所有的股权,管理层得到的,还只是不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工资和仅仅符合法律要求的福利,那么想让大家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比登天还难。

做教练时,严禁说教。为商学院当“客座”时,我则尽情发挥了。当年中国最成功的那几家企业,比如华为、联想和万科,它们的创始人任正非、柳传志和王石尽管被称为“老板”,但实际上,他们都只是经理人。值得回顾的是,早年他们都是有可能通过种种合法或“打擦边球”的途径,让自己成为企业的重要股东的,但是他们都选择了放弃。

我正言厉色地向老板学员们发问:“这三位商界领袖在各自企业的股份多寡与这三家优秀企业的管理层员工的能动性、创造性之间,是否存在不言而喻的相关关系?”

这两年我还追问:“再以今天中国最成功的‘BAT’为例,李彦宏、马云和马化腾在公司所占的股份比例各是多少?假如他们各自的股份不是低于20%而是高于80%,这三家公司是否有可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老板们陷入深思……

20世纪90年代,作为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的一员,我曾经有幸为华为公司提供过服务。当时每个月都要从美国飞来中国,目的是帮助华为在薪酬激励体系方面为上市做准备。

记得当年在访谈任正非和各位主要高管之后,我的老外同事们和我都挺纳闷:要是华为真的不缺钱,为什么一定要上市?难道还真是为了以此为动力和压力,逼着大家提升管理能力?多年之后才知道,任正非其实从来没有打算过让华为上市(我后来“跳槽”到了另外一家国际咨询公司,又帮助华为做过类似的“无用功”)。

以上市名义做的咨询工作,还真的只是为了内部管理能力的提升。我还听说,任正非认为全世界最不合理的事,就是搞金融的人光靠玩弄数字游戏就能赚大钱,而真正卷起袖子埋头干实业的人却只能获取微薄的薪金。所以他始终不让华为上市,而是把利润给数万名员工分享。

今天华为能够成为中国企业的一面旗帜,或许与任正非的这种对财富的“另类态度”有关。当然,在华为这样的优秀企业里,制度,亦即“王法”,是大于老板或总裁的。《华为基本法》中的相应文字为:“我们决不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

分享权力

要想让高管敢于担当,为你老板分担责任,你还需要分享权力。换句话说,你与他分享权力是他为你分担责任的前提。这一点,似乎可以被称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pue.com/hpyp/88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