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绑架了我们的爱情
—读任兆琮《长着酒窝的枣花》有感
年《绵山文艺》第三期一到手,与往常一样都有些许的兴奋激动,放下身边的琐事开卷便读。开篇便是任兆琮老师《长着酒窝的枣花》,更让我爱不释手,一是因为久闻任兆琮老师大名,二是因为题目本身很美,我想这可能是讲一个有关爱情的故事,让人忍不住就想去读。
于是,我一口气读完了《长着酒窝的枣花》一文,然而再也没有了最初的兴奋与激动,随之而来的是内心的沉重与隐约的痛,在同情枣花不幸遭遇的同时,引发了我关于爱情与人生的思索,让我深感现实中的爱情总是被许多世俗的东西所绑架,总是受到各种枷锁的束缚,我们每个人在追求自由爱情的同时总是与世俗的枷锁搏斗着、抗争着。所以枣花的不幸也许也是我们所有人的不幸,所以能唤起我们的同情与共鸣。
自由是爱情的天性,没有谁不渴望泛舟湖海、浪迹天涯的爱情。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有几人真正享受过自由的爱情呢?正如任兆琮老师笔下的枣花一样,虽出生贫寒,仍然倔强地渴望着自由的爱情。枣花的不幸是由于父母的指腹为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爱情观绑架了枣花的爱情。在封建家长制下枣花的爱情是那么的卑微与脆弱,无力抗争最终在绝望中投井自尽。文学中这类反映封建礼教对自由爱情束缚的作品不胜枚举。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和刘兰芝以自己的死对整个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发出了有力的控诉和反抗;宋代陆游与唐婉分别以一首《钗头凤》述说着封建家长制下爱情的无奈—“错、错、错”,“难、难、难”;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描写了以老妇人为代表的封建卫道者与张生、崔莺莺为代表的封建礼教叛逆者之间的冲突。然而现代社会的我们自由恋爱的思想已深入我们骨髓,早已摆脱了封建爱情观中门第观念、等级观念的束缚,可我们真正享受到自由的爱情了吗?
多年的校园生活让我目睹了太多的毕业便分手的恋情,不是因为双方感情不够好,而是因为女方一句话:“我妈说,没房不能嫁;我妈说,没车不能嫁;我妈说,没钱不能嫁;我妈说……”。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爱情最终败给了房子,车子,票子。不是我们太世俗,而是我们生活在了一个世俗的世界,不得不世俗,这便是现实的无奈。于是当我们的爱情冲破了封建婚姻观的束缚后,又陷入了一种新的束缚中—物欲的束缚。我们在进行爱情抉择时总是有意无意的、不可避免的要考虑物质的因素,甚至我们会因为物质而放弃爱情。
同样文学中反映爱情最终败给物质的作品比比皆是。艾米莉·勃朗特笔下的《呼啸山庄》描述了希刺克厉夫与凯瑟琳在呼啸山庄孤寂环境下相依为命的爱情,但最终凯瑟琳没能经受住上流社会物质的诱惑,嫁给了画眉田庄的继承人埃德加·林惇,背叛了爱情,引发了希刺克厉夫疯狂的复仇。由作家六六的长篇小说《蜗居》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更是引发了人们关于爱情与物质关系的思考。女主角海藻为帮姐姐凑得房款背叛了恋人,陷入了与睿智多谋、城府颇深的宋思明交往的感情泥潭。海藻的爱情在高房价面前,在纸醉金迷的物质诱惑面前是那么的脆弱。
然而,无论是被封建礼教束缚下的爱情还是被物质颠覆下的爱情,最终都受到了另外一种更深层的束缚—肉欲的束缚。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之为人,首先其是一个生物体,既然人首先是生物体,那么,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力必然是生物性的本能冲动,而本能冲动中最核心的冲动为生殖本能(即性本能或性欲本能)的冲动,而在社会法律、道德、文明、舆论的压制下,人被迫将性本能压抑进潜意识中,使之无法进入到人的意识层面上,而以社会允许的形式下发泄出来,如进行文学、艺术的创作。”所以许多文学作品都或含蓄或露骨的描绘了被肉欲折磨下的爱情与婚姻的无奈与脆弱。
《水浒传》中武大郎无法满足潘金莲对肉欲的渴求导致了潘金莲与西门庆的出轨,最终被武松所杀;《安娜·卡列尼娜》中主人公安娜在少女时便嫁给了比自己大20岁的省长卡列宁,同样卡列宁也无法满足安娜对爱情与性的需求,高呼出:“我是个人,我要生活,我要爱情”。于是安娜开始在渥伦斯基那里寻找生活的激情与爱,但最终也无法得到满足,走向卧轨自杀的道路;福楼拜笔下的《包法利夫人》描绘了主人公爱玛无法忍受丈夫包法利的平庸与无能,曾先后出轨与罗道尔夫、赖昂,最终都被抛弃。在偷情生活中倾尽家产,走投无路之际吞砒霜自尽。
无论是潘金莲、安娜还是爱玛的悲剧都是不合情理、不对等的爱情与婚姻造成的,我们同情她们的遭遇,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她们内心深处对肉欲的渴求,在肉欲的折磨下不断出轨,最终不被世俗所容走下他杀或自杀的悲剧。
所以,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很难像《白头吟》里吟诵的那样“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不食人间烟火般的纯洁与美好。而是或者被观念所束缚,或者被物质所颠覆,或者被肉欲所折磨。爱情在现实面前永远是那么的无助与脆弱,正如任兆琮笔下的枣花那样“她们身子太轻,承受不住清晨哪怕一滴最小的露珠”。枣花的遭遇让我们感到惋惜,感到痛心,是因为她唤起了我们内心深处对自由恋爱的渴望。她让我们感到在爱情面前,我们每个人无论贫贱贵富都是那么的脆弱,现实生活中的爱情总是被世俗的各种枷锁绑架,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抗争着,总是企图挣脱枷锁的束缚,然而这种枷锁却将我们越锁越紧,甚至让我们窒息而亡。
即便这样,我们每个人也还是在努力追求着自由理想的爱情,努力使自己的爱情冲破观念的束缚,冲破物质的束缚,冲破肉欲的束缚,进入柏拉图式的爱情,进行纯粹的精神与情感的交流。柏拉图式的爱情或许只是一种理想之爱,现实生活中很难存在,但却是一种冲破了观念、物质与肉欲的自由之爱。这或许正是爱情的美妙之处,正如数学中的极限一样,只能无限靠近却永远不会与人生的坐标有交点,永远驶不到理想的彼岸,永远掺杂着世俗的尘埃,在与世俗搏斗的过程中品味着爱情与人生的苦、辣、酸、甜。
作者简介
路华普,男,年生,山西榆次人,山西同文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师,介休市作家协会会员,介休市文化促进会会员,山西省介子推文化研究会会员。
往期精彩回顾
任兆琮·长着酒窝的枣花
东之晓白丨爱玲的影子
王恩荣丨两市诗界百花齐放古体现代各表一枝
王渊科丨爱恨交集美利坚----旅美见闻与思考之签证篇
王晟丨青涩芳华余温尚在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