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减负,一场寒门的灾难

中国的教育和国外有巨大差距,但是,与很多人多年来一直鼓吹的相反,这种差距并不出在初级和中级教育,而是出在大学教育。

由于经费的短缺和我国在科研领域的长期落后,我们一直无法拥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因而也在很长时间内无法培养出世界一流的大学生。

中国的基础教育,一直是在全世界独领风骚的。

一个惊醒了数千万家庭的滔天真相:减负,让寒门雪上加霜……

1

减负,让寒门更受伤……

孩子成功是从汗水和泪水中走出来的,别人羡慕我的孩子每年都拿奖,而我的孩子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

人这一生,如果不生为富二代,如何才能改变命运呢?

古人给出了一个最简单直接的回答:读书。

苏秦刺骨,身配六国相印,成一代纵横大家;匡衡,凿壁借光,官至宰相;车胤囊萤,孙康映雪,成就一代名臣……

寒门的弟子在这个社会占大多数,要想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生存,必须要更努力,否则只能被迫的谋生,拿不到自己对生活的主动权。只要用考试制度来衡量,只能努力。因为读书是唯一一条让寒门弟子选择什么样人生的机会的快捷通道。

曾经,应试教育因为“填鸭”的模式被骂得体无完肤,但它无疑是穷人最大的福利。减负只能是有利于富裕家庭,间接剥夺了寒门孩子的希望。

2

弱化的公立学校,并不让人乐观。

首先是农村、小城镇的公立学校考试成绩越来越没有竞争力。

说到学习时长,75后,80后那一代人是深有感触的,当时的小学早早就要上课,天还没亮,农村的小学生就冒着严寒酷暑去上学,一待就是一整天,晚上回去还要写作业。到了,初中、高中都是“题海战术”,晚上还在去学习自习,一天在学校的时间恐怕要超过12小时。

但,那时候学生和家长都对教的好、管的严的老师特别尊重。有家长说在外面辛苦挣钱,只要想到学校里有负责人的老师管着孩子,就放心了。

可以说,管理严厉的公立学校是寒门的福利,因为寒门家的钱不多,公立学校管得严、教得好,孩子能考上这样的学校,只要肯吃苦就能考上好大学,改变命运。所以,当时很多县级中学的高考成绩不错,不少农家子弟借此考上了好学校。

这是很多75后、80后得以改变命运的阶梯。

可是,自从公立学校逐渐“减负”之后,后果开始显现,学校放学早。可是,下午三四点,双职工家长还在上班。谁能去接孩子呢?要么家里老人去接,要么只能让其中一个家长请假去。本来以前学校放学跟家长下班时间差不多,现在是早了一大截。完全是增加了家长的负担。

更严重的是,不敢严厉管教学生后,教师体罚学生越来越少,学生殴打老师的事情却越来越多:

西安某中学一周连发3起学生殴打老师事件;

学生不满批评持棒殴打老师被判赔偿元;

河南高中女生受批评找人报复将老师打成重伤;

……

类似这种报道越来越多,这是在过去“严师出高徒”时代难以想象的,可以说“师德”和“教风”全面溃败。一些学生家长更是只要孩子“受委屈”就去找老师,部分教师干脆就上课敷衍了事,周末就离开学校。

部分公立学校教育质量溃败后,寒门子弟越难考上好大学。根据教育学者杨东平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调研得出,中国国家重点大学里的农村学生比例自年代开始不断滑落。

年,厦门大学教育学院课题组对全国34所高校的生源状况进行调查后发现,普通工人阶级子女考入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的比例分别减少了7.9%与5.6%。

3

教育全面败落的农村

除了大部分中小学校管理越松散外,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减负”之后,学生不再是在学校吃苦苦读就可以了,需要家长更多精力和金钱的支持。寒门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城市里的孩子周末几个培训班轮流上,农村的孩子周末沉浸在“王者”和“吃鸡”中。

上课要求松了,布置的作业少了,据有研究人员调查,杭州市82.4%的学生对于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总体感觉到“非常轻松或比较轻松”,平时老师布置的作业,在1小时之内可以完成的占到78.4%。

加上放学时间早,其余的时间去哪了呢?

很显然,任何一个思维正常的家长不会让孩子去玩耍。中国人脑子好,想得特明白——今天让你不学习疯玩,未来你就要用一辈子去偿还。

所有家长都意识到,社会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对文凭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以前是考上大学就行,现在是必须、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甚至还需要有研究生学历。巨大的现实摆在面前,哪里是一句轻飘飘的减负就应付过去了的呢?

这就导致,学生放学后:

有钱的家长去接孩子,孩子回家接受私人教师的指导,或者去培训班去补习、去学各种才艺,负担得巨额的培训开销。

中产阶级的家长,让老人去接孩子,然后送孩子去补习班、培训班。穷人家的孩子也尽量送孩子去,或者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辅导孩子。

农村地区的孩子……唉,回家疯玩去吧,反正乡村也没有补习学校。

如今的减负,最直白的措施就是减少课业,说白了也就是教育过程变得宽松起来,也成了公立教育一路撤退的过程。

这时“减负”浪潮中最大的悖论也就出现了,学生负担是轻了,可是以成绩为衡量标准的中国教育晋升体系还是那样,谁的分数高谁先上仍是主流,纵然这些年扩招迅猛,但优质资源永远是有限的,除非你彻底摆脱参加高考的命运,否则优胜劣汰仍然是这套游戏规则的应有之义。

曾经追在孩子屁股后头督促他学习的老师不见了,家长开始承担起老师的角色,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陪孩子写作业被逼成精神分裂。

减负”、素质教育、快乐教育,正在给家庭加压。

在学校给孩子“减负”了,可是在付出上,却是把原本学校之前就承担的东西,转嫁到了家庭身上,家庭只能比拼钱和精力,哪怕孩子再懂事也无济于事。

事实上,在发达国家,公立学校“减负”,各种培训兴起,录取采用综合评定之后,都是有钱阶层子弟上名牌学校的比例大增,穷人家孩子去一般学校和技工学校,阶层分化明显。

因为无论官方怎么“减负”,社会的资源、职位、上升通道都是有限的,狮子一生下来就要学习狩猎技巧,否则就饿死,羚羊一生下来就要学会奔跑,否则就要被狮子吃掉。竞争是大自然法则,没有任何一种生物的童年是在吃喝玩乐中度过的,都要学会生存本领。

钱文忠说:“高考制度之所以不能改,是因为我们找不到比高考制度更不坏的制度。高考制度不是最好的额制度,但它是最不坏的制度。”

教育评价体系不变,高考就是唯一。

减负,就意味着减分数,意味着你可能落在别人的背后,意味着你考不上好的大学。

减负的结果就成这样:国家减负——家长为了获得优势,增负——孩子累——国家再减负——家长再增负——孩子更累。

减负的后果是进一步拉大寒门孩子与富人之间的差距;

减负的后果是进一步让寒门孩子失去更多选择的机会;

减负的后果是增加让寒门子弟永远踩在别人脚下的机率;

生活不易,事实从来如此,要想卓越,就得付出常人十倍的努力。读书,本不易,不历艰辛,怎得硕果。

▌图文摘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们,获得更多活动新资讯↓

Hello,伙伴们长按我们吧!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白癜风要多少钱
太原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pue.com/hpyp/18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