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ldquo宅经济rdquo

北京白癜风哪个最好 http://m.39.net/pf/a_4364577.html
理性·建设性

年的“宅经济”改变了许多食杂消费习惯,迫使许多消费者更多在家中做饭,并尝试线上购买食杂。即使日常生活恢复正常,许多人还是会保留这些新的更优化的食杂购物习惯。

“宅经济”带来了线上食品及杂货(以下简称“食杂”)销售的急剧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年第一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9%,实物商品线上零售总额仅增长5.9%,但食品类商品线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2.7%。

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个月的零售额增长,并非由于疫情防控措施导致短暂反常,而是原有消费趋势的加速。日常生活恢复正常后,许多人因消费习惯的改变将继续使用线上食杂购物渠道。

经济学家发现,日常消费决策通常是基于消费习惯或对选择权的探索不彻底,而不是成本和收益的合理优化。当习惯被暂时破坏时,人们常常会发现并持续地转向更理想的行为。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经济学家的一篇论文将其称为“强迫实验的益处”(TheBenefitsofForcedExperimentation:StrikingEvidenceFromtheLondonUndergroundNetwork,年9月15日)。

年的“宅经济”改变了许多食杂消费习惯,迫使许多消费者更多在家中做饭,并尝试线上购买食杂。即使日常生活恢复正常,许多人还是会保留这些新的更优化的食杂购物习惯。

线上食杂零售能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且实体店和电商巨头之间的渠道存在重叠。一些领先的实体连锁超市/大型超市通过不同的线上渠道,使电商零售达到其零售总额的15%。同时,电商巨头也建立自己的实体超市和前置仓,在食杂零售市场直接竞争。不同的线上渠道包括:电商平台、外卖平台、O2O平台、社交电商、自有APP等。

电商和科技巨头投资

电商巨头和领先的连锁超市/大型超市都在积极发展线上零售。但是,中国的科技巨头正在引领电商渠道的投资、创新和推广。

中国大部分的线上零售,包括实体门店的线上下单销售,大多是在阿里巴巴、京东、腾讯或美团建立或投资的平台或者系统里进行的。这些科技巨头同时投资上游食品采购和冷链物流。

电商和科技公司对食杂零售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包括:高频率的购物习惯、刚性需求和客户转化率高。

家庭购买如服装和电子产品等非必需品的频率相对较低,在经济不确定时,零售额容易波动。相反,无论经济环境如何,由于家庭生活一日三餐所需,消费者几乎每周需多次购买食品。

电商和科技公司投资食杂零售业也有结构性的原因,即电商渗透率低、市场分散程度高等。年,线上食杂零售占中国食杂零售市场的份额不到10%,远远低于电商零售所占总体零售商品市场21%的份额。食杂零售市场整体上高度分散,中国排名前家的连锁超市/大型超市/便利店企业仅占大约20%食杂市场份额(数据来源:欧睿国际、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国家统计局,普华永道分析)。

疫情防控之前,中国的电商食杂市场就已经具备独特而有利的继续扩张条件,包括:领先且集中的电商行业,分散的零售食杂市场,高频率、小订单的购物习惯,便捷、可负担的配送服务。

这些有利条件是中国独有的,美国年线上零售仅占食杂零售的4%(数据来源:Forrester),约为中国线上食杂零售份额的一半。为了阐述中国食杂电商零售业发展独有的有利条件,本文将在下面将其与美国仍在初步阶段的食杂线上零售业进行对比。

1、领先且集中的电商行业

年中国的线上零售总额是美国的两倍以上,占商品零售总额的21%,而美国这一比例仅为1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美国人口普查局)。此外,中国电商零售总额不但是世界最大的,也是美国电商零售额的2.5倍。阿里巴巴的GMV(成交总额)超过国内电商零售总额的60%以上,且为中国实体连锁百强总和的两倍多。

中国前三大电商平台的GMV超过全国线上零售市场的80%以上。相反,亚马逊作为美国最大电商平台,它的GMV(估算)不到美国电商零售额的40%,且美国前三平台合计的GMV不到全国电商零售额的50%。

中国线上销售支付主要通过腾讯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pue.com/hpwx/56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