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文学采风活动走进榆社路华普

走·进·榆·社

激扬文学梦想,助力扶贫攻坚

作者|路华普

路华普,山西榆次人,80后,山西同文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介休市作家协会会员,介休市文化促进会会员,山西省介子推文化研究会会员。热爱文学创作,工作期间在山西同文职业技术学院创办“同文文学社”,作品散见于网络媒体。

说起榆社,我脑海里首先闪过的便是“贫穷”二字。但究竟有多穷,穷到何种境地,之前我并没亲身到过榆社,自然不敢妄言,只能靠想象来弥补空白。或许是住破瓦茅屋,吃糠咽菜,穿破衣褴褛,行泥泞土路……

今年5月我有幸随介休几位文友一同参加了晋中文联组织的赴榆社的采风活动,终于获得了一次亲眼目睹榆社庐山真面目的机会,才发现原来自己之前对榆社的想象是多么的幼稚。

走进榆社犹如走进了一副田园山水画,天是纯粹的蓝,云是纯粹的白,就连风都是清澈透明的没有一丝杂物。我想榆社人性格中是不是也有这么一种直来直去的纯粹。依山而建的榆社城,规模并不大,只有十几万人口,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城市的美,反到给人一种小家碧玉之感,没有浓妆艳抹之华贵,却有一种超凡脱俗之清秀。城内城外绿树环绕,浊漳河水沿城而过,不由得会让人吟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水村山郭酒旗风”。也使厌倦了都市繁华,饱尝过工业废气的我有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觉。我想榆社人是“富有”的,拥有这山清水秀的大好河山,那柔和的阳光、清新的空气、甘甜的泉水是我们用多少钱都买不来的。遗憾的是,游山玩水并不是我们此行的目的,我们没有时间驻足去感受、去触摸她细致的美。然而,就是在那路边与她匆匆一瞥的邂逅,我已在心里暗暗期许与她下一次的约会。

虽然未能尽情领略榆社的自然之美,我们却非常有幸走进了榆社化石博物馆,去感受榆社这方热土的厚重与所经历的沧桑。走进榆社化石博物馆如同穿越到几百万年前那片茂密的原始丛林。剑齿虎、剑齿象、大唇犀、三趾马、旋角羚、马鹿、陆龟等自然界中各种动物有的勇猛威武,有的憨态可掬,有的机灵敏觉,让人不禁感叹造物主之神奇,赋予生命如此千姿百态的样式,同时也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那生命的脆弱,曾经无论多么不可一世威猛的动物,如今也只能化作冰冷的石头陈列在这博物馆里被人们观赏、研究、化验,成为破译远古生命的密码。然而它们的确也是幸运的,至少在几百万年后它们在这个地球上留下了自己的东西,让人们记得它们曾经来过。想到此,我顿觉后背发凉,几百万年后我能留下什么,我的骨骼或许早已在烈火中熔化,或许早已在泥土里腐烂、变质、溶解,回归尘土。倘若记录我思想和情感的文字有幸能穿越岁月的长河,在后人的记忆里留下片言只语那便是对我生命灵魂的莫大慰籍,就只怕这也只是妄想。

走出博物馆,我的内心与脚步一样承重,穿透历史的迷雾,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榆社。我想榆社人民是“富有”的。拥有这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与石勒对话,学习他的雄才大略;可以与箕子对话,学习他的高风亮节;可以与廉颇对话,聆听当年那段“将相和”的千古佳话……

我努力找寻着关于榆社“贫穷”的证据,终于发现榆社与其他县市相比楼没有那么的多,也没有那么的高,街头也没有那么的繁华与热闹。“富裕”自然是称不上,但因此被冠以“贫穷”之恶名,似乎有点冤枉。我想或许是我来榆社来的太晚,未能亲眼目睹她的过往。当地的文友介绍,榆社过去确实十分的穷,但近几年来在党的扶贫政策的带动下,榆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于是我们在当地文友的陪同下走进了几个党的扶贫项目基地。我们伴着好奇的心情走进气球厂,探寻气球的前世今生。走进食品加工厂,品尝了酥软香甜的面包,感受到榆社人民的热情好客。走进酿醋加工厂,品味醋的弥久醇香,我想榆社人的性格中定也有这醋的醇厚与朴实吧。走进服装加工厂,看到工人们在缝纫机上灵巧的双手,一些女文友早已按捺不住想要上前亲身一试,似乎是要证明我这双手不仅能写出饱含情感的文字,也能织出绚丽多姿的衣服。当了解到这服装厂是介休安泰集团的对口扶贫项目时,让来自介休的我和几位文友不由得在心底暗自骄傲。走进养牛场,文友们立刻变的比牛栏里的牛还激动,看惯了城市车水马龙的我们面对这么憨厚朴实的物种难怪会如此。而我却从这些牛的身上读懂了倔犟,它们定不愿被拉到屠宰场任人宰割。我想榆社人的性格中也定有这么一种不屈的倔强吧。当我们走进扶贫移民小区,看到那一排排整齐的楼房已经让文友们不由得赞叹,当了解到一套两居室住房不到一万元就可以入住时,这时的文友们已不只是赞叹而是羡慕了,要知道这个价格在榆次也就是能买到一块地砖大小的地方。这时的我终于明白在这个曾经被冠以贫困县之名的地方,为何找不到贫穷的证据了,党的扶贫政策可真不是一纸空文,而是实实在在的落到了老百姓的身上。

当我们依依不舍的踏上归去的旅途,透过汽车车窗的玻璃,我看到了一位慈祥的老者和我们挥手再见,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挂着难以掩饰的笑容,我想这笑容定是在饱尝岁月艰辛之后,对如今幸福生活满意的笑。汽车驶出榆社,我凝望着车窗外渐渐远去的,青翠的树木和远处的山峦,我知道这里已经留下了我的足迹,我的思念已在这里生根、发芽。我与她的故事没有结束,才刚刚开始。

声明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平台文学作品均属作者原创,未经本平台授权允许不得擅自转载。

榆社文学编辑部

水银月亮一声轻叹

枫轻风甜随冷霞儿问汐

本期负责人

本期编辑水银月亮审核编辑水银月亮文字,让平凡的人们有了光芒

七月主题

寄语

七月,遇见你,遇见你的故事。榆社文学公众平台邀你一起走进七月,有着汗水、泪水、故事的七月。

题目TIMU出题人:轻风题目一:天边的云题目二:七月的故事

注意事项

投稿作者请认真阅读

发稿格式

例:

七月的故事(标题)

署名(省市)

(此处空一行)

正文……

投稿要求

1、两个主题的作品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围绕每个主题,各尽所长,认真构思,自拟题目,文体(诗、散文、剧本、小说、报告文学等)不限,字数不限。必须保证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2、内容必须健康积极,弘扬正能量,抵制色情敏感暴力词汇,不得谈论政治敏感话题,违规作品一律不收。

3、主题作品,平台每月根据点击情况进行评比,并用平台管理费给予优秀作品作者一定的奖励。

投稿邮箱

qq.







































治疗白癜风得多少钱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专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pue.com/hpwx/36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