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入选年度“华普人物”的杨秋明——华普镇江工厂装配主管,连续多次被公司评为先进个人,他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了他不平凡!今天小编带大家走进杨秋明,一起分享他的精彩故事……
本期人物:杨秋明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故事书写着自己的历史,而有些人的努力更应该书写成卷让我们去铭记、去学习,华普重钢事业部的一次装配主管杨秋明便是其中的一员。他,普通的相貌,一身工作服着身却显的格外干练;他,平凡的声音,谈笑言语间却让人倍感亲切与信任。在这么个平凡的岗位上,他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一与人谋而不忠乎?对企业的忠诚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工作效率的源泉,这同样也是杨秋明的行为准则。杨秋明所在的钻孔班组属于前道工序,如果生产环节在他这边跟不上会直接影响工期,从而影响公司的对外形象及收款,深知这一点的他在任何时候,都努力做到比别人更加积极主动。提前询问项目的打孔要求安排人员作业,项目开始前的机器状态的确认,各班组间领料的衔接...各种工作做得有条不紊,他经常告诫班组里的其他同事:“我们不能拖公司的后腿。”实际上,因为他的这种主人翁的精神,他带领的班组一直能在时间节点前保质保量的完成公司分配的生产任务。
很多次,我们发现他会推迟打卡下班时间半小时到1小时不等,但是在他的手工考勤中却没有对此记录,我问起他为什么不给自己算加班,他笑到:“正好有任务来,偶尔帮帮忙要算什么加班哟,又不是几个小时。”实际上他所说的这种“偶尔”经常发生。我想:正是这种处处集体利益为重、对企业高度的忠诚才造就了他个人的成就吧。
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眼看着班里“老顾”请了几天病假,他便坐不住了,一下班饭都没吃买了慰问品就赶去了“老顾”家中看望。类似这样的事,一年中有好多。工作日他和班组的其他人是彼此信任的同事,工作之余他和他们却是朋友。问起杨秋明,他们班组的都会翘起大拇指说“老杨,不错。”同事们赞他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技能出众,更多的是因为他对同事的真诚与热心。正是因为他有这么几个好同事兼好朋友,他工作安排起来格外省心,工作效率也很高。这不正是与人方便于己也方便嘛?一个处处传递正能量、与人为善的人,周围回报给他的也必是正能量的光芒。三传不习乎?早在年重钢事业部投产时杨秋明就作为工人在车间里工作了。初来乍到的他对钢结构专业知之甚少,对车间使用的设备也是只闻其名、不知其详。“刚开始我只是想做一名普通工人养家糊口,但是公司的积极向上的氛围和后来我对钢结构的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使我更想做一名适合华普的人。”谈起往事,杨秋明笑着说道。看着他的脸上洋溢着的那份骄傲,我倍感激励。是的,进厂后不久杨秋明就从“门外汉”一跃成为了班组里一等一的“多面手”,钻床操作、焊枪使用、阅读图纸等等事都熟练掌握,开始对电脑一窍不通的他为了学习数控机床,经常利用下班时间练习,如今也早已能熟练操作了。
如今他早已从当年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升职成了一次装配主管。知识改变命运,从杨秋明身上我们多少能够看出这点,正是学以致用使他能够在众人中脱颖而出。
乐清湾大桥消能箱制作是年公司重点项目,构件大,难度大,节点要求高,全部零部件预抛、喷涂底漆后才能下料。从原材料进厂就要根据技术部排版分批次下料才能满足后道制作加工顺序。杨秋明带领本班组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前道工序的任务。特别是在分段法兰板制孔过程中为了保证节点安装,他采用两两配对,统一敲钢印编号,严格按指定分段配装法兰,确保了现场安装的百分之百穿孔率。现在,这个头戴红色安全帽、身着华普工作服的平凡人仍然在一线努力着,学习着、为公司贡献着,他虽平凡,却也不甘平凡。就让我们学习他身上的这种精神,每天多学习、多改正、与人为善,少些抱怨多些努力,不断提升、进取。-----------------------------------------------------------
品质华普打造绿色钢构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