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数学与统计学院郭增岳、郑熹和经贸学院的谢澳强三位同学联合组队,参与了11月下旬在北京举行的年中国高校SAS数据分析大赛。三位选手在与众多“”“”等高水平名校的队伍比拼中顶住压力、勇于拼搏,获得了赛事“全国四十强”荣誉奖项,也实现了我校在该项比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去年我校学生队伍曾入围大赛的“全国一百强”。
大赛背景
年中国高校SAS数据分析大赛由SAS中国主办,深圳索信达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思创伟达、玖数软件和迪奥科技协办,中科聚信、华普亿方支持举办,数学中国提供网络媒体支持。大赛旨在为中国高校的数据分析人才提供一个展示自己专业能力的平台,激励他们继续以热情来探索数据分析领域,为成为未来的数据科学家做准备。
SAS是什么
SAS(StatisticalAnalysisSystem)是一个模块化、集成化的大型应用软件系统。它由数十个专用模块构成,功能包括数据访问、数据储存及管理、应用开发、图形处理、数据分析、报告编制、运筹学方法、计量经济学与预测等等。SAS系统基本上可以分为四大部分:SAS数据库部分;SAS分析核心;SAS开发呈现工具;SAS对分布处理模式的支持极其数据仓库设计。
参赛情况
今年,全国高校报名参加初赛的团队共计支,参赛学生超过了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厦门大学等传统牛校均有派队参赛。本届参赛的学员大部分来自大四毕业班,其SAS应用能力代表了国内应届毕业生的最高水平。
赛程安排
年中国高校SAS数据分析大赛历经初赛和决赛,初赛在华南农业大学进行,经过比赛成绩进行筛选,支队伍进入决赛,决赛在北京对外贸易大学举行,比赛分上下午进行,各完成大题一道,答题时间各为三个小时。
参与决赛的高校队伍大合照
我校获奖团队学生与指导老师骆世广合影
我校的学子当中
有这么一队能人
用自己的实力
绽放出他们自己的光芒!
他们是来自金融数学与统计学院的郑熹、郭增岳和经济贸易学院的谢澳强
荣获全国四十强
获奖证书
参与SAS数据分析大赛团队获奖学生合影
SAS数据分析大赛第一列右三郑熹,右四郭增岳
同为理科人
大神的脑构造是不是和我们与众不同呢?
让我们一起走近大神的世界,
靠近光芒背后的他们吧!
郭增岳
15级金融数学专业
小记:恭喜师兄你在SAS数据分析大赛取得喜人成绩,可以分享一下你们是如何准备这场比赛?
郭增岳:我和我的队友在很早之前就开始接触过数据分析,我们在大一的时就学完了大二的全部数学课程,并且从学习C,C++中培养了程序编写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今早掌握数据分析创造了可能。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础,到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以及机器学习的高级理论方法,再到Kaggle案例的实战学习等,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都伴随着程序的编写。我们掌握了R,Python,Matlab,SAS,写过无数行的代码,经历了无数的bug与debug。另一方面,我在廖文辉老师指导的量化投资工作室处理过很多金融数据,同时也协助过老师做过很多数据分析。在比赛前,我们已经积累了相当的数据分析经验,事实上我和我的队友都较少使用SAS,平时主要是用R和Python,但对数据的“嗅觉”才是最重要的,编程语言只是实现的工具。
小记:你觉得在这次比赛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你是如何克服它呢?
郭增岳:在这次比赛中,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比赛的内容涉及到了自己的知识盲区。在决赛前几天,比赛主办方已经公布题目涉及的范围,比赛问题会涉及到优化模块,这并不是我们擅长的,我们并不知道SAS如何实现优化建模。在出发到北京的前一天,那天我们刚好没课,我在图书馆找到了一本相关的书,发现学习优化模块相当于要重新学一个lingo软件,因此那天我全身心地学完了六章的内容,在到了北京的第一天,我们也没有心情去玩,而是待在宾馆拿出电脑抓紧时间学习。
小记:决赛是在封闭环境下进行,这不仅要求参赛选手有很高的综合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请分享一下你在决赛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吗?
郭增岳:我们与许多来自、高校的队伍同在一间实验室里比赛,心理压力肯定是有的。不甘心在决赛中垫底,就需要尽可能在比赛中完美,因此当公布题目时我们迅速读完题目并开始动手写代码。因为时间紧促,当程序出bug又一直找不出错误的原因时,内心真的非常焦急,在分工中,不同人写的代码要整合到一起,需要阅读代码并调好程序接口,这个也很花时间。在做上午的银行客户精准营销题目时,在时间只剩下不到一个小时的时候,我们报告还没开始写,所以在确定数据处理完成时,我开始写报告,把剩下代码和分析工作都交给了队友。在时间剩余不多的情况下,我们在“模型可以做得更好”与“赶紧写好报告”中难以做出抉择,直到比赛时间终止时才匆忙地提交结果。
小记:谢谢师兄分享了宝贵的比赛经历,请给予学院师弟师妹们寄语?
郭增岳:也许会有人觉得数统学院的就业前景不好,如果仅仅是把数学停留在基础知识层面学习,脱离了实际的应用背景,也许数学的用处可能会受限。但是当前从云计算到大数据再到人工智能,我们身处的社会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革,连学校南苑饭堂4楼都准备通过对菜碟子做图像识别来自动计算饭菜价格。而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时代,数学、统计专业的优势势不可挡。正因为大势所趋,很多传统的私募基金也纷纷开始布局量化投资,量化投资是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学模型来产生交易信号,他们所需要人才并非是学传统金融的人,更多是具备数学、统计和计算机等理工科背景的人。Fintech(金融科技)的诞生也给金融行业带来了变革,很多低端、重复性的工作必然被淘汰,师弟师妹们也不用太费心一股劲儿朝银行柜员岗位去应聘,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数学统计专业的优势,在新时代实现我们数统人的价值,有信心去面对大数据云计算新时代给予我们青年一代的挑战!
郑熹
15级金融数学专业
小记:恭喜你在比赛中取得优胜,请分享一下你平常是如何学习SAS的?
郑熹:平时学习SAS主要是通过网上的教学视频和有关SAS的教学资料进行自学,同时自己也会通过一些模拟题目进行操作实践,从而加深对SAS的掌握。
小记:你觉得在这场比赛中,你们团队最大的优势以及最大的不足是什么呢?
郑熹:我感觉我们团队最大的优势是我们队员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在算法上能够熟悉的运用。最大的不足在任务安排上有一定的不合理,完成题目耗费的时间较长。
小记:初赛和决赛在难度和时间跨度上是不同的,对此你们会在分工方面做出什么调整,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们是如何分工的吗?
郑熹:在初赛和决赛上我们的分工基本是一样的,我和增岳是负责编程和对算法的运用,另外一位队友是负责根据我们的计算结果对报告进行完成。
小记:这次比赛的成功与你们团队的默契配合密不可分,你有什么话要和您的队友说呢?
郑熹:这次决赛虽然在任务安排上有一定的不合理,但我们团队在分工合作默契做得十分不错,我们各自都做好了对基础的巩固,对于题目我们能够互相听取和采纳相互的意见这也是我们这次能够杀进40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要感谢队友们为这次比赛的付出,希望大家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道路上越走越好。
成功与自身付出的的努力是呈正相关系的,它的出现并不是偶然,而是量变到质变的转换过程。每一位大神的诞生都与他们的努力密不可分,越努力才越幸运。作为金融数学与统计学院的一名学子,我们应该向师兄们学习,树立起专业自豪感,闯出一个让自己骄傲的明天!采访:苏妙娟
撰稿:苏妙娟
照片:郭增岳郑熹
编辑:陈浩航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