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6月28日,北京绿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竹生物”)在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这是一家研发人类疫苗、治疗性生物制剂的生物技术公司,主要聚焦于传染性疾病、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同一天,绿竹生物宣布完成了约2.18亿元的C轮融资,由华普海河生物医药基金、亦庄生物医药基金、信银振华等机构联合投资。这是绿竹生物今年内完成的第二笔、一年时间内完成的第三笔大额融资。此前,绿竹生物分别在年8月和年1月完成了3.5亿元B轮融资和1.2亿元B+轮融资,年至今,绿竹生物四轮融资总计9.38亿元。接连获得了轩弘基金、銘丰资本、陕西金控/新时代资本、铭盛资本以及建银国际和两家A+H上市公司泰格医药、丽珠医药的投资认可。疫苗市场乱战
长生疫苗事件后,疫苗生产许可证年、年一度暂停发放,但新冠疫情改变一切。年发放2个新证,年发放8个新证,包括重庆博唯佰泰、苏州艾博、上药康希诺、江苏瑞科、成都威斯克、北京万泰、苏州艾棣维欣、安国昭进/亚东,今年一季度发放6个新证,包括江苏中慧元通、丽珠单抗、派诺生物、天津瑞欣、成大生物本溪。以前A股、港股仅有6家疫苗上市公司,年6月开始,欧林生物、百克生物、金迪克、成大生物、三叶草生物、华兰疫苗、瑞科生物密集上市,还有艾美疫苗、艾棣维欣、依生生物、绿竹生物排队IPO。
对于此次IPO,绿竹生物表示,计划将募集资金52.7%用于核心产品的临床研发、制造及商业化;8.3%的资金用于K的临床开发及制造;7.8%的资金用于公司管线中其他在研产品的IND前研发及制造;20.8%的资金用于珠海二期生产设施的建设及进一步扩展研发能力,原因为公司正在物色于北京建设另一个研发设施的机会;10.4%的资金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