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贵州首个大型装配式高层建筑贵

导读

它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示范工程”,是贵州省首个大型装配式高层建筑项目,是中建三局一公司科技成果推广的样板工地。它是西部公司贵阳上枧安置房项目,总建筑面积14.22万平方米,其中装配式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占比接近50%。今天就请大家随小编一起去现场看看吧?

开工以来

项目技术团队积极开展

图纸深化设计、优化工序

探索新工艺、引入新技术、新做法

优质高效地推动工程建设

在建造过程中

项目应用了装配式水平构件支撑装置

一种钢筋定位检查装置

一种钢筋矫正检查测量装置等

多项公司自主研发的装配式施工相关专利

推广应用了整体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工法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业化住宅信息化建造工法等

公司发布的装配式施工相关工法等成果

在管理上

采用了公司自主开发的装配式APP管理系统

设计、生产、运输、施工过程

一目了然

保证了全过程信息共享、协同工作

有效提高了施工质量及效率

创新优化施工技术,严守施工质量

在现有的施工工法上

项目也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

1.伸缩缝位置封堵保障措施

项目运用伸缩缝位置封堵保障措施

采用2厘米厚橡胶止水条配合坐浆料

提前放置在该位置外侧

再安装预制外墙

有效避免了

结构伸缩缝位置距离过小、

无法有效进行外墙安装缝封堵

造成漏浆的隐患

2.注浆施工保障措施

项目采用高强座浆料取代橡胶止水条进行腔体封堵

为保证墙体有效截面

采用PVC管阻断座浆料流入灌浆套筒

考虑到灌浆料的流动能力有限

对于长度超过1.5米的腔体

采用高强座浆料进行了分仓

在分仓位置的两侧还增加了PVC排气孔

确保腔体内的气体有效排出

3.叠合板安装施工保障措施

项目开创性地

将叠合板拼接位置缝隙深化成倒八字

并用抗裂砂浆掺加胶水填充处理

有效避免了

叠合板拼缝位置漏浆或者后期开裂等现象

响应绿色施工,推广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

对于废弃的混凝土块

项目建立的

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进行收集

经过破碎后

按照试验确定的水泥“石砂”配合比配料

搅拌后制作成标砖、二次砼结构

混凝土预制块等构件

有效减少了现场固废的处理量

变废为宝

目前,项目技术部已编写完成“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等三项工法并积极开展申报。“一种基于叠合板预留‘八’字形企口的预制叠合楼板拼缝防开裂的施工方法”等四项实用新型专利也正在申报中。

来源:预制建筑网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由于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原始作者,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







































咨询白癜风医院
咨询白癜风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pue.com/hpjt/42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