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好的周末,时代潮城,上虞首届结对合作·特色农产品展上人头攒动。新鲜牦牛肉、小金苹果、沙棘片、树桩峰桶、鲜玫瑰、花茶等所有小金县特色农产品集中展示售卖。“买即是扶贫!”这是“上虞消费”助力小金县精准扶贫的最好诠释。
牦牛肉卖疯了,现场还接受预订
10月26日上午,展会刚开始,牦牛肉展位前就挤满了人。不到一小时,一头三四百斤的小金牦牛就被市民抢购一空。第二天,商家不得不采取限量发售,但现杀的两头牦牛还是瞬间被市民“瓜分”,甚至连骨头都没有剩下。
“太火爆了!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没想到上虞人民这么爱吃牦牛肉。”小金县新桥农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华普高兴地告诉记者。
小金县的牦牛肉缘何如此受欢迎?“我们小金的牦牛采用模式饲养,这是一般农户很难达到的高标准。”徐华普介绍,所谓模式,即小金县牧源联合社与西南民族大学深度合作打造的全球独创饲养模式,用4年时间把牦牛放养在海拔-米的四姑娘山周围,常年啃食新鲜水草及多种名贵中药材,4年以后就会进入天的标准化养殖。在这天的标准化养殖中主要以驱虫、疫苗防疫、品质提升为主,此模式即杜绝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率,又从牦牛年龄、投喂食材、养殖流程、出肉率等方面严格控制,每头牦牛精肉量约为斤,出栏成本增加元。如此精心饲养出的牦牛肉在当地有着“肉中茅台”“软黄金”等名号,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胡萝卜素和各种矿质元素,是一种低脂肪、高热量的高级肉食品。
展位现场,小金人孙光平一锅又一锅地炖着牦牛肉,让络绎不绝的市民们一饱口福。孙光平告诉记者,这次为了到上虞参展,他载着牦牛驱车三天两夜,一路上风餐露宿,要说不苦那是假话,但为了打响小金牦牛肉品牌,再苦再累也是值得。孙光平透露,看到上虞人民这么喜欢牦牛肉,这让他心里多了份底气,他计划在上虞街头开设牛味馆,让上虞人民每天都能尝到小金口味的全牛宴。
小金运来的4头牦牛杀了3头,另有一头小牛送到大通农庄作观赏牛了,这让很多没有买到牦牛肉的市民颇为遗憾。在徐华普他们承诺可以现场预订后,很快就有位市民预订了牛肉。未来几天内,这批预订的牦牛肉将通过冷链运输发到上虞。
特产卖到上虞,知识带上高原
展会现场,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其中有两位便是带着小金商家来上虞参加展会的的我区援川专技人才干部张俊磊和张飞军。
张俊磊是区供销合作社大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现挂职在小金县发改经信局。他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小金县物产丰富,但经济落后,产业发展迟缓,加之交通不便、人口较少等原因,市面上的小金特产价格较高。为帮助当地农户开拓销路,张俊磊组织了当地最具实力的商家从小金千里迢迢赶到上虞参加这次参展活动,“通过美食、文化,让上虞人民对小金有直观的认识,进而促进两地的商贸交流,为后续发展打响第一炮。”
看到现场闹猛的人流,市民们大包小包满载而归,张俊磊信心满满,他向记者介绍了两地产销对接工作下一步计划。线下方面,在大通商城原有的小金农产品专柜的基础上继续设立新的扶贫专柜,扩大产品规模,增加产品种类;线上方面,运用新媒体手段,加强小金农产品宣传,除继续在淘宝特色中国上虞馆售卖外,与全国各大电子商务平台对接,把小金农产品售卖到全国;进一步帮助当地企业做好标准化,更好地整合供应链,把小金原生态的农产品打造成有质量认证的标准化产品,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精准扶贫。
张飞军是区文广新局干部,挂职在小金县文体局,回虞的前一天,她还在带领小金县文体局的演员们下乡演出。这次小金商家到上虞参加结对合作·特色农产品展,她专门组织了一支演出队到展会现场表演藏族歌舞。每到下午,小金馆内总会准时上演藏族风情的歌舞表演,藏族男歌手深情独唱《哈依莫嘿》,有小金县“百灵鸟”美誉的歌手兰凤带来的《山谷里的回声》,还有藏族姑娘们的欢快舞蹈《酥油飘香》,都赢得了观众阵阵叫好。“能把多姿多彩的藏族歌舞呈现在上虞人民面前,是我和小金文艺工作者的荣幸。”张飞军介绍,此次演出共计7个节目,历时半个月编排,抽选了7名小金县文艺骨干,演出内容反映的是小金人民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
此前,张飞军联合我区相关部门,把我区献爱心的大批书本和衣物快递到小金县,分发给了当地贫困户。“当那些贫困户领到崭新的书本、干净的衣服,我们都很欣慰。”同行的张俊磊告诉记者,“几天后,新昌县也将运送一批书本到小金县,这次载牦牛而来的货车,回去就将载着新昌的书本。这是实实在在的产品卖出来,知识带进去。”